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的問題解答,綜上所述,緩刑只是對于犯罪分子暫時采取不坐牢的處理方式,只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考察當事人的悔過態度。讀者如果需要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