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刑法的區別是什么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不論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會地位、職業性質、財產狀況、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應追究刑事責任,一律平等地適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是:
犯多大的罪,就應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法院也應判處其相應輕重的刑罰,做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輕和刑事責任大小時,不僅要看犯罪的客觀社會危害性,而且要結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綜合體現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從而確定其刑事責任程度,適用相應輕重的刑罰。
刑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有助于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這無論對刑事立法還是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在刑法領域的集中體現。貫徹刑法基本原則,既有利于保護社會,又有利于保障人權。
修訂的刑法除了明確規定三項基本原則外,還進一步規定對未成年犯罪從寬處罰的原則;強化對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保護;設置了較為齊全的有關侵犯公民基本權利(包括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勞動權利、財產權利、婚姻家庭權利等)犯罪的刑法規范。這些都是加強刑法保護社會和保障人權功能的表現。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如果你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查找相關的法條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有證房和無證房拆遷補償相差多少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