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1)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2)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3)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5)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6)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8)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9)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10)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11)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行政復議的申請人,在提起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議的同時,可以對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行政規定,提出進行審查的請求。可以請求進行審查的行政規定是指:國務院部門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對于行政規章的審查辦法,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辦理。
行政復議的排除事項
下列事項不能提起行政復議:
(1)行政機關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對這些決定引起的爭議,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這里所說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
(2)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對這些處理引起的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機關處理的民事糾紛,包括鄉政府和城鎮街道辦事處的司法助理員、民政助理員主持的調解,勞動部門對勞動爭議的調解,公安部門對治安爭議的調解等。行政機關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的具體行政行為,都可以在行政復議中受到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付贍養費
2021-02-17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