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某一直熱心于公益舉報。2014年5月,韓某發現**淮安供電公司在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進行房屋建設,于是向淮安區城管局實名舉報,要求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對該違建進行查處。淮安區城管局在接到韓某的舉報后及時受理、調查、處理,并對供電公司的違法建設依法作出限期整改并處罰款4萬元的行政處罰。淮安區城管局也將處罰結果告知了韓某。韓某對此答復不服,認為該區城管局沒有對違建進行實質性查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淮安區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韓某基于公益對違法建筑舉報,淮安區城管局也對韓某進行了回復并對違建進行了查處,韓某作為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對該答復不服,當然可以提起訴訟,是本案適格的原告,具有行政訴訟主體適格。
第二種意見認為,韓某對于該行政處罰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是本案適格的主體。
【評析】
筆者認為第二種意見更為合理,即韓某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對該答復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首先,實體法沒有規定舉報人對行政機關的履職行為有訴訟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據此規定,韓某依法有權對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但沒有訴訟權利。
其次,韓某不是該答復的行政相對人和利害關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若是該行政處罰的利害關系人,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淮安區城管局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是供電公司,顯然不是韓某。其實,韓某的舉報是一種純公益性舉報,該違建的存在與韓某之間不存在任何利害關系,韓某對違建進行了舉報,獲得了淮安區城管局的回復,即已經獲得了其享有的答復程序性權利。因此,韓某既不是該處罰的行政相對人,也不是利害關系人,對于淮安區城管局的答復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合同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1-03-23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