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協助調取證據的法律責任
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可行使調取證據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提取與本案案件事實有關的證據。此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協助法院調取證據以查明案情,他們應向法院如實反映自己所知的情況,提供自己能夠提供的證據,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提供相關證據。當應該協助調取證據的單位和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協助義務時,法院應依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具體如下:(1)訓誡,針對情節較為輕微的妨害行政訴訟的行為進行口頭批評警告的措施,一般由合議庭決定,審判長口。頭宣布,書記員記入筆錄。(2)責令具結悔過,針對情節輕微的妨害行政訴訟的行為責令行為人寫出悔過書的措施,一般由合議庭決定并宣布實施。(3)罰款,針對情節較為嚴重的妨害行政訴訟的行為責令行為人繳納一定數額現金的經濟制裁措施,具體數額由法院視其行為的情節而定,但最高數額為1000元,不得超過這一上限。(4)拘留,針對情節嚴重的妨害行政訴訟的行為而在一定期限內限制行為人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具體時間由法院根據行為具體情節而定,但其自由裁量的幅度在l天至15天之問。(5)如果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了犯罪,應依法定程序追究刑事責任。在這些法律責任方式中,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應單獨使用;罰款和拘留可單獨使用,也可合并使用,且適用這兩項措施時,應嚴格遵循有關程序要求。
在行政訴訟中,對法院調取證據行為負有協助義務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拒絕履行該義務時,視為他們實施了妨礙行政訴訟的行為,應依據其行為情節的嚴重程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依據指引:
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7月24日)
第七十八條時應當協助調取證據的單位和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協助義務的,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989年4月4日)
第四十九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15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有義務協助執行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無故推抱、拒絕或者妨礙執行的;
(二)偽造、隱藏、毀滅證據的;
(三)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或者威脅、阻止證人作證的;
(四)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或者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六)對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協助執行人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罰款、拘留須經人民法院院長批準。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宿舍洗澡摔傷算工傷嗎
2021-03-01盜取公司財物上百萬如何量刑
2021-03-04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林地承包多少錢一畝
2020-11-09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