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的行為人都是醫療機構或者醫療人員,醫療事故的構成是醫療人員在從事醫療活動時故意或者無意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事故,那么醫療事故法律責任有哪些呢?請閱讀下文了解!
醫療事故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三百三十五條【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人民法院始終是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人民法院同一切訴訟參與人之間存在的一種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民法院始終是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而且處于主導地位。因為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任何一個民事案件,從受理到審判、執行的整個訴訟過程中,都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之下進行的。沒有人民法院作為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也就沒有民事訴訟活動發生,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也不能形成。一、醫療行為的性質
醫院、衛生院(室、所)、門診部、診所、醫療(務)室、疾控中心、體檢中心(站)、療養院、急救站等領取醫療執業經營執照,合法開展醫療活動的機構(為行文方便,下文中統稱為“醫療機構”,下同)為就診人提供的醫療行為是不是服務行為?醫療機構與就診人之間究竟建立的是什么法律關系?一直以來,備受法學界、醫學界、社會有識之士的普遍關注。特別是在國務院出臺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后的那一段時間,醫療機構甚至大喊自己才是真正的弱者。不管站在哪種角度分析醫療行為的性質,并根據自己的分析對醫療服務進行界定,不是說沒有道理,但是否能反映醫療服務行為的本質屬性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筆者認為,醫療行為的本質是醫療機構為就診人提供的醫療服務,應該從醫療服務的本質入手來分析雙方產生的法律關系。
首先,要考評行為的性質。醫療行為是以醫師的診治、護士的護理為形式或載體的,醫師(護士)依據診療(護理)規程,根據所掌握的醫學知識、醫療經驗、醫療設備輔助診斷,對就診人作出是否健康的評判、提供健康能否恢復或程度的服務,如實記錄病情和診療過程等是服務中對行為是否履行義務的證據。這一系列行為的法律性質是什么呢?
就診人如實陳述就醫目的,疾病癥狀,病史,因診療需要確認治療方案,交納診療費用的行為又是什么呢?都是在履行自己的義務。
其二,雙方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及雙方的約定完整地履行自己的義務。
其三,任何一方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或履行不當,對產生的損害后果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四,就診人的身體健康的維護是合同的內容和醫療服務要達到的目的,通過醫療服務形成對健康權、身體完整權、生命權的維護。
其五,醫療行為是針對特定的就診人作出的,行為產生的依據是基于就診人的委托,對行為約束的根源不是法律規定,法律規定是對行為履行是否適當的評判體系。
通過以上分析,由此可知就診人與醫療機構就醫療服務建立的是民事法律關系,而且具有雙務的合同法律特征。因醫療與人們的健康關系太密切,國家對醫療服務中醫療機構的義務有成文的規范體系,對醫療機構和就診人的義務也有比較明確的規定。所以,對人們正確認識醫療服務是合同法律關系的性質帶來了負面影響,甚至有很多人把醫療服務的行為不認為是合同關系,對醫療糾紛的公平、正確處理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公司倒閉孕婦賠償標準
2020-11-14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