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營者違反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然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4、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借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5、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處以罰款。
6、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7、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劃撥土地使用權在何種要求下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020-12-17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婚姻過錯方必須凈身出戶嗎
2021-01-19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