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條件可分為實體條件、政策條件和程序條件。
1.提起公訴的實體條件。實體條件包括兩個:一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二是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所謂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是指檢察機關對下列事實已經查證屬實:(1)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而不是合法行為或者一般違法行為的事實;(2)確定被告人應當負刑事責任,而不是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可以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例如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精神狀況等;(3)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是某一種或某幾種性質的犯罪的事實;(4)確定對犯罪嫌疑人應當或者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的量刑情節(jié)的事實。查清上述事實,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事實已經查清的條件。根據(jù)《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的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確認犯罪事實已經查清:(1)屬于單一罪行的案件,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已經查清,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無法查清的;(2)屬于數(shù)個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經查清并符合起訴條件,其他罪行無法查清的;(3)無法查清作案工具、贓物的去向,但有其他證據(jù)足以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4)言詞證據(jù)中主要情節(jié)一致,只有個別情節(jié)不一致且不影響定罪的。
證據(jù)確實、充分,是指指控的犯罪事實都有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明,且證據(jù)之間、證據(jù)與案件事實之間不存在矛盾,足以排除非被告人作案的可能性。
2.提起公訴的程序條件。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訴訟的實際需要,提起公訴必須具備兩項程序條件:(1)檢察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具有管轄權;(2)被告人在案。
3.提起公訴的政策條件。提起公訴的政策條件是實現(xiàn)公訴個別化的要求。當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法可以起訴也可以不起訴的情況下,檢察機關應當貫徹國家的刑事政策,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情節(jié)、后果、被害人態(tài)度及社會影響等因素。如果認為提起公訴更符合公共利益,即應提起公訴;反之,應當不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qū)別
2020-11-12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商業(yè)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yè)務嗎
2021-03-16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guī)定:自動續(xù)期,可免費?
2020-11-07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企業(yè)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zhí)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意外傷殘理賠手續(xù)是什么
2021-02-11也談《“拼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