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期間是怎樣起算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時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時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由于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是消滅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故訴訟時效期間的開始時間就直接關系到權利人的切身權益。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明確規定了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因為訴訟時效的適用是以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為前提的。一般來講,權利人在侵權行為發生之時便得知或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遭受侵害的事實,則自此即能夠行使請求權。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權利人在侵權行為實施之后的一段時間才知道其民事權利遭受到侵害,那么,權利人只能從這時才能夠行使請求權,所以,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其具體根據包括:
1.權利人實際上已經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
2.權利人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這是一種法律上的推定。根據客觀情況,權利人有知道的條件和可能的,就應當知道,而不管當事人是否實際知道,例如:甲公司與乙廠簽訂了購銷合同,乙廠未交貨,而甲公司工作人員疏忽而忘記了合同的存在,故實際也就不知債權被侵害。但因其是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所以,訴訟時效期間從乙廠違約之時開始計算。
由此可見,在尚未發生侵犯民事權利的事實和權利人不知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的情況下,訴訟時效不得開始計算。前者因為未產生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請求權。如尚未到履行的債權債務關系。后者因為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如出差在外的公民不知家中財產遭受他人破壞。
不過,為防止侵權行為發生時間與權利人知道受侵害的時間相隔過長,影響訴訟時效發揮作用,民法通則第137條同時也加以限制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以保護。”從而,權利被侵害之日就成為最長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
將上述的訴訟時效起算原則運用到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具體的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按下列方法計算:
1.侵權行為所生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開始計算。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勢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2.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因為債務人到履行期限屆滿而不履行債務時才發生侵權事實,而且債權人依據債的內容應當知道這一侵害事實,故自此時起就能夠行使請求權。
3.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優惠期結束的次日開始計算。因為在此類債權債務關系中,債權人可隨時要求履行。債務人不依債權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構成侵權事實,債權人得以行使請求權。如果法律或合同規定了優惠期,則債權人請求履行只引起優惠期的起算,則當優惠期結束,債務人仍不履行時,才產生請求權。
4.以不作為為義務內容的債,訴訟時效自債權人得知或應當知道債務人作為之時開始計算。因為不實施相應行為是債務人的義務,則侵權事實自債務人實施相應行為之時構成。債權人一旦知道或應當知道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即能行使請求權。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您有其他疑問,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屋過戶流程
2021-02-12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案如何制定
2021-02-27職工住房的拆遷是怎么補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