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和貸款人均為自然人的合同。合同法中借款合同主要調整金融機構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借款關系,同時也對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作出了規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情況在實踐中經濟出現。比如,某人因家中出現困難向同事借錢;某人因為要籌辦一個公司向親戚朋友借錢等,都屬于自然人借款的情形。合同是在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僅有雙方當事人的合意合同不能成立,必須要有實際的交付行為,即合同是在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因此,無論當事人的合同采取的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合同都是在貸款人實際交付借款時生效。這樣規定的目的是考慮到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借款合同一般標的數額較大,訂立合同的手續復雜、嚴格,需要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同時,這類合同往往需要設定擔保,作為主合同的借款合同不是諾成即成立,那么作為從合同的擔保合同也無法成立。因此,金融機構借款時,貸款人與借款人意思表示一致,借款合同即為成立。自然人之間借款一般都屬于互助性質的,無償的情況居我,當事人在借款活動中關注的是借款這一事實能否被證明,因而對合同的形式并不注意。大多數情況是一手交錢,另外再寫一個借據,形式上比較簡單。即使當事人的合同采用了書面形式,貸款人不支付借款的,也不宜要求其必須支付并承擔法律責任。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還應當考慮到當事人的真實的意思表示,以免給貸款人增加過重的責任。所以,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這樣就分清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減少糾紛的發生。
自然人之間借款的,當事人可以約定支付利息,也可以約定不支付利息。當事人對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是無息借款,借款人可以不向貸款人支付利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