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刑事和解
1.適用的程序階段
根據刑事訴訴訟法第288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都有權對雙方當事人的和解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議書和作出相應的處理決定。由此可見,刑事和解可以適用于公安機關立案開始直至人民法院作出最終判決的全部程序階段。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不同的辦案機關負責刑事和解的具體工作。
2.自愿性、合法性審查
首先,自愿性是保證刑事和解正當性的必要條件,因此為了保證刑事和解的有效性,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有必要在主持制作和解協議時對雙方當事人的和解是否出于自愿,尤其是被害人的和解是否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進行審查。其次,雖然刑事和解強調雙方當事人的自愿性,但是刑事和解同樣要以不超過法律規定的適用案件范圍、程序規則等界限為前提,因此,對其合法性也必須進行審查。最后,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可能形成書面的協議,對于和解自愿性、合法性的審查不但要對書面材料進行審查,同時應當通過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意見的方式進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515條第2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時,應當聽取雙方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對和解的意見。《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也作了相似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應當審查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被害人是否自愿和解,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公安機關審查時,應當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并記錄在案;必要時,可以聽取雙方當事人親屬、當地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人員以及其他了解案件情況的相關人員的意見。
3.和解協議書的制作
當事人達成和解,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通過查閱相關書面材料、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等方式進行審查后認為和解是自愿、合法的,應當主持制作和解協議書。和解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案件的主要事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賠償損失的,還要寫明賠償的數額、履行的方式、期限等內容)以及被害人自愿,請求或者同意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理解等內容,和解協議書應當經當事人雙方簽名。
4.刑事和解協議的效力
首先,刑事和解協議可以作為從寬處罰的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79條的規定,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此作了進一步明確。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518、519條以及第520條則分別不同情形作了規定:
(1)雙方當事人在偵查階段達成和解協議,公安機關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建議的,人民檢察院在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時應當充分考慮公安機關的建議。
(2)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作為有無社會危險性或者社會危險性大小的因素予以考慮,經審查認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在審查起訴階段可以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作為是否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因素予以考慮,符合法律規定的不起訴條件的,可以決定不起訴。對于依法應當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505條規定,對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被告人從輕處罰;符合非監禁刑適用條件的,應當適用非監禁刑;判處法定最低刑仍然過重的,可以減輕處罰;綜合全案認為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事處罰。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依法對該部分被告人從寬處罰,但應當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其次,刑事和解有拘束雙方當事人的效力。和解的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和解協議書的內容。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517條規定,和解協議書約定的賠償損失內容,應當在雙方簽署協議后立即履行,至遲在人民檢察院作出從寬處理決定前履行。確實難以一次性履行的,在被害人同意并提供有效擔保的情況下,也可以分期履行。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502條規定,和解協議約定的賠償損失內容,被告人應當在協議簽署后即時履行。和解協議已經全部履行,當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證據證明和解違反自愿、合法原則的除外。
再次,刑事和解可以作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503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已經達成和解協議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又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證據證明和解違反自愿、合法原則的除外。
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還有關于和解協議書無效的規定。《規則》第522條規定,犯罪嫌疑人或者其親友等以暴力、威脅、欺騙或者其他非法方法強迫、引誘被害人和解,或者在協議履行完畢之后威脅、報復被害人的,應當認定和解協議無效。已經作出不批準逮捕或者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根據案件情況可以撤銷原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或者提起公訴。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刑事和解”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的對象是什么
2021-01-27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