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期間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我國《擔保法》第25條第1款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第26條第1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由此可見,《擔保法》對保證期間采取了“有約定”和“沒有約定”的兩分法,并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合同推定了一個“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確立了“保證期間法定主義”,亦即,任何保證債務,均有保證期間的適用,約定了保證期間的保證債務適用約定的保證期間,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債務適用法定的保證期間。在我國《擔保法》上并沒有規定對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確”這種情形,在解釋上應視為“沒有約定”,而適用法定保證期間。“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的約定,如系“保證期間約定不明”,則應視為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而將保證期間推定為“6個月”。
在保證期間內債權人向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的(一般保證中)或向保證人主張(連帶保證中)保證債權,則保證期間因此而早于約定的期間提前結束,但保證責任并不因此而結束。即使超過保證期間,保證人仍然可能承擔責任。例如一般保證合同中當事人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后一年。債權人因債務人在超過主合同履行期10個月仍未能履行(未還完錢),遂向法院起訴債務人和一般保證人,此時保證期間終止(完成它的作用),若只起訴一般保證人,法院一般請債權人添加債務人做共同被告。勝訴后經法院強制執行債務人未果之時,可要求一般保證人承擔保證債務,即申請強制履行。
保證期間原則上由保證合同的當事人自由約定。“從合同關系自身來講,合同及其法律所保護的是當事人之間的信賴與期待,實現意思自治的理念”,這同樣適用于保證合同。《擔保法》第15條把“保證期間”的約定作為保證合同的一個基本條款;當合同沒有確定或確定不明確時,按合同漏洞的補充原則由法律加以補正。
保證期間是債權人應當主張權利的期間。在該期間內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保證人則免除責任。因此,本質上,保證期間是一項旨在維護保證人利益的制度。第三,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對象及方式因保證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存在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兩種形式。連帶保證中,債權人應在保證期間向保證人提起權利要求,方式不限(最好書面方式便于舉證),而在一般保證中,方式僅限于訴訟或仲裁,這是由一般保證的自身性質即保證人所享有的先訴抗辯權所決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