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務員回避制度的啟動主體不同,公務員回避的方式有三類: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及決定回避。
1.自行回避。自行回避,是指公務員認為自己與處理的公務具備法律規定的回避情形時,向有關負責人主動請求回避處理,有關負責人對公務員的申請依法進行審查,并作出是否準許的決定。
2.申請回避。申請回避,是指公務的利害關系人認為處理案件的公務員具備法律規定的回避情形時,在公務執行結束前,依法向有權機關請求停止該公務員繼續處理該公務,有權機關依法對此申請進行審查后作出是否準許申請的決定。
3.決定回避。有權機關可以在沒有公務員提出自行回避或利害關系人提出回避申請的情況下,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認為公務員存在回避情形的,可以徑行作出回避決定。
公務員回避包括三種類型:職務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
一、職務回避。所謂職務回避,是指對有某種親屬關系的公務員,在擔任某些關系密切的職務方面作出的限制?!豆珓諉T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睂嵭新殑栈乇埽欣诜乐褂H屬間相互干擾、相互利用,有利于實現機關的科學管理,使公務員做到秉公辦事。
二、地域回避。地域回避是指對公務員原籍任職方面所作的限制規定?!豆珓諉T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奔磽慰h、鄉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如縣長、副縣長、鄉長、副鄉長等,均不得在原籍任職。實行地域回避,可以避開本籍親友對公務可能造成的干擾,為公務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以保證其秉公辦事,廉潔奉公。
三、公務回避。公務回避,是指對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所處理的問題涉及本人或者與本人有某種親屬關系的人員時所作出的限制性規定?!豆珓諉T法》第七十條規定,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涉及本人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所列親屬人員的利害關系的;其他有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實行公務回避,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務員徇私舞弊,或由于個人偏見、礙于情面引起不公正處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嫌疑,樹立公正無私的政府形象。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