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下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拒絕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復的;
(二)認為行政機關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請中要求的內容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適當形式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或者依他人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侵犯其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
(四)認為行政機關提供的與其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記錄不準確,要求該行政機關予以更正,該行政機關拒絕更正、逾期不予答復或者不予轉送有權機關處理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可以一并或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申請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屬于公開范圍的,行政機關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當場答復或在收到申請之日的15個工作內(如需延長,延長答復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公開方式
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機關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后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但是,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予以公開,并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書面通知第三方。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開如何實現?
1、整合政務信息公開平臺。強化政府門戶網站作為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整合政務信息公開機構,成立由專人專職負責政務公開平臺,統籌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建設、微博微信運作維護、輿情觀測與應對在內的各項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信息公開、政策解讀、互動回應、輿情處置等分工合作機制。進一步明確政府信息公開欄目的基本要素、設置要求及信息公開方式。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構建基于互聯網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穩步推進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同時,要強化激勵和問責機制,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2、充實政務信息公開內容。各部門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針對公眾關切,要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權威政府信息。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要做到事前決策,事中執行和事后結果全流程信息公開。著力推進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加強突發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發布。
3、改進政務信息公開方式。行政機關需要養成主動發聲習慣,在做好政府門戶網站作為信息公開主陣地同時,要養成用新聞發布會、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動對外發聲的習慣。實行政策制定與政策解讀同步考慮,同步安排機制。實行重大決策預公開機制,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探索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參與政務公開機制。建立健全政務輿情主動收集、研判、處置和回應機制。建立疑難、重大、復雜申請信息公開會商機制,遇到難以處理的申請,應邀請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專家參與論證,提升答復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要充分運用現代傳播手段,使用更加通俗的語言,讓政務信息公開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少用官話套話發布信息,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
透明度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又一基本原則,我國已承諾履行世貿組織透明度的規定。可以說,這對我國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通過完善相關制度,以確保透明度原則的貫徹。為了實現高效、廉潔、公開、透明的服務型政府、陽光政府的目標,轉變執政理念,實行陽光行政,把信息公開作為政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將行政機關辦事制度與辦事程序公開,把政府制作和獲取的信息公開,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內容,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必然選擇。例如,近年來,北京多次發生路面塌陷等事故,每當事故發生,交通管理部門都會通過手機短信、交通廣播等多種手段對市民廣為告知,以避免交通堵塞影響市民正常生活。放眼十多年前,這類事故也許還被視為市政建設中不可張揚的“丑聞”,難以想象能如此坦蕩地曉喻天下。信息公開,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中國的政府執政能力和社會管理生態,讓政府在學會透明化生存的同時,也日漸成熟、自信起來。
2005年中央印發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將政務公開作為反腐倡廉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將政府行使權利的過程置于人民群眾的公開監督之下,不僅對于暢通人民群眾對政府權力的監督渠道,發揮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積極性,保障民主權利的實現起到積極作用,而且對于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對于政府部門的辦事,大家有一定的監督權,大家可以相互監督,使得政府部門更加全心全意的為人們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女職工月經期應當調整休息幾天
2021-03-26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