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返還的范圍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1條規定:
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返還不當利益請求權的標的的范圍,也就是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受益人返還義務的范圍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
1、受益人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時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無合法的根據。于此情況下,若受損人的損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還的利益僅以現存利益為限。利益已不存在時,受益人不負返還義務。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損人的損失時,受益人返還的利益范圍以受損人受到的損失為準。
2、受益人惡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時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沒有合法根據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應當返還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應負責返還。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損人的損失時,受益人除返還其所取得的全部實際利益外,還須就其損失與得利的差額另行賠償。
3、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時是善意的而后為惡意的利益返還,范圍應以惡意開始時的利益范圍為準。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有:
(一)一方面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并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范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于增加了財產。
(二)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
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于損失與利益的范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于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于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后,收繳國庫。
(四)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可見沒有法律的依據,是對于獲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權力或財產也無合法依據。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權是合法依據的,但他取得的該項利益卻無法律上的依據,因此,應按不當得利制度返還該項利益。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不當得利返還的范圍的一些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代還欠款又食言 債權人該向誰要欠款
2020-11-232013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04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