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泄漏個人隱私信息違法嗎
公安對公民的信息負有保密的責任,如果公司機關泄露個人信息隱私是屬于違法行不,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刑事案件中怎樣保護個人隱私
我國憲法就對公民個人隱私作出了根本的原則性的規定。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里的“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包括用宣揚他人隱私的方式,這條規定就把公民的個人隱私融入了其中;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某些個人生活規律也屬于個人隱私,本條確保了公民的日常生活不被非法干擾,也從一定程度上把公民的個人隱私擴大到個人生活環境及規律;憲法第四十條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這里可以看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也屬于個人隱私,并且得到了憲法明確保護。
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對于被害人隱私的保護,主要體現在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予公開審理,強奸案件被害人是否出庭要根據其本人意見確定,被害人報案、控告時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的行為,偵查、檢察、審判機關應當為其保守秘密。同時,我國法律允許被害人委托訴訟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被害人可以不出庭參加審判,既能夠由訴訟代理人表達被害人的意愿,又可以避免被害人在審判過程中情感上再次受到傷害。這都為保障被害人隱私權提供了法律依據。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征地沒有給補償款,該怎么維權
2020-11-29農村拆遷和戶口問題有關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