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可以退房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1、購房合同無效。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無效的直接結果是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具體到購房合同上就是購房者退還房屋,而開發商退還房款。從實踐來看,造成購房合同無效的常見情形有:
1)開發商無權處分該房產。主要有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房屋為共有財產而未經其他共有權人書面同意的,該房屋權屬有爭議,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權利等情形。
2)開發商存在欺詐情形。雖然時有購房者以此項理由請求退房,但實際中法院支持的并不多,主要是購房者對開發商存在欺詐故意與欺詐事實舉證困難所致。要防止此種情形的出現,購房者應盡量要求開發商將其每一項承諾落實為文字并予以簽字認可。
2、套型誤差導致退房。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套型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時,或者相關尺寸超出約定的誤差范圍,合同中對此未約定處理方式的,購房人可以退房。
3、面積誤差導致退房。即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發生誤差達到一定比例。若合同中未約定具體的比例,按照有關規定,誤差比值超出3%時,購房人有權退房。
4、變更規劃、設計導致退房。已預售的商品房,開發商應在變更規劃、設計導致商品房的結構形式、戶型、空間尺寸、朝向變化,以及出現合同約定的其他影響商品房質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之日起一定時間內書面通知購房者,購房者在接到通知后可選擇是否退房。若開發商未在規定時限內通知的,購房者有權要求退房。
5、質量不合格導致退房。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買受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托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者有權退房。
以上都是購房者可以退房的具體情形,但在目前房價上揚的情況下,如果退房僅是退還原先的購房款,反而往往會使購房者遭受損失。因此,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時,也要注意約定,當因開發商過錯導致退房時,開發商除返還房款外還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的條款,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制約開發商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