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
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通常有幾種辦法,包括雙方協商、找工商行政部門調解、向仲裁委員會發起仲裁及提請民事訴訟等。對于雙方來說,最好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友好解決,合同條款不清的,可以簽一份補充協議。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合同糾紛如何選擇管轄地
1、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5、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代理商合同糾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廠家和代理商之間發生合同糾紛的情況比較常見,主要原因就是合同條款不清。解決代理商合同糾紛,通常有幾種辦法,包括雙方協商、找工商行政部門調解、向仲裁委員會發起仲裁及提請民事訴訟等。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0-12-0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買了違建的房屋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