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貼現的性質分析
分析一
按照《貸款通則》的定義,票據貼現是一種票據買賣行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30條的規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票據貼現從形式上看,確實是貼現申請人向貼現人申請,貼現人審查合格后扣除相應的利息及費用后向貼現申請人支付貼現款,買入票據,符合買賣合同的特征。但是,票據貼現涉及的標的物為票據,票據作為一種特殊的有價證券,具有流通性、無因性、文義性、要式性等特點,因此,票據貼現并非簡單的票據買賣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10條的規定,票據的簽發、取得、轉讓原則上應以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為基礎關系。在通常情形下,除贈與以外,一方向另一方轉讓票據,目的是為了從對方獲得商品或服務、技術等,接受票據的一方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價款,不允許在沒有具體的商品交易或其他債權債務關系情形下直接向對方賣出票據,或支付一定的價款而買入票據。也就是說,當事人之間可以用票據作為基礎交易關系的工具使用,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允許當事人之間對票據本身進行買賣。票據貼現則正是對票據本身的買賣關系,之所以被允許,是因為法律規定在特定范圍內、特定主體間可以從事票據貼現這樣一種特殊的買賣關系。在我國,這個特定主體僅僅包括經過批準、有權開展票據貼現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買入票據進行貼現的。
分析二
依照上述《貸款通則》中的定義,票據貼現是屬于貸款的一個種類。筆者認為,將票據貼現界定為貸款的一種形式是不妥當的。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96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合同法表述為借款合同而非貸款合同,相對于貸款合同而言,借款合同是一個更規范的用語。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最核心的義務就是“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而在票據貼現中,貼現申請人在取得貼現人扣除利息和相關費用的票據款項后,就不再負有“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義務,票據歸貼現人所有,貼現人可以將票據進行轉貼現或再貼現或在票據到期后請求承兌銀行付款而不是向貼現申請人追要款項。如果遭到拒絕付款的情形,貼現人可以向貼現申請人進行追索,但該追索行為是基于相關法律的規定而非依據票據貼現合同。因此票據貼現行為不符合借款合同行為的本質特征,貼現申請人與貼現人之間不存在借款合同法律關系。
以上知識就是關于“票據貼現的性質分析”的整理,讀者如果有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