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獎項的設置
第三章 獎項的推薦評審與授予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獎勵對本市科學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和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本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以及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推廣,為本市科學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及組織的獎勵,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 獎項的設置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設立市科學技術獎,每年頒發一次。獎項分以下兩類:
(一)突出貢獻類。
(二)科技進步類。
第五條 市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類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較大突破,在科學技術發展中作出卓越貢獻的。
(二)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出巨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第六條 市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類不分等級,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3名,可以空缺。
第七條 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授予在下列方面作出貢獻的公民和組織:
(一)完成重大科學發現或重大技術發明,取得實用價值成果的。
(二)在實施技術開發項目中,完成重大技術創新,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
(三)在實施技術改造項目中,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
(四)完成科學技術成果產業化,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
(五)在實施社會公益項目中,從事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經過實踐檢驗,取得顯著社會效益的。
(六)在實施管理科學、決策科學等軟科學研究項目中,其結果已為有關部門的決策所采納、應用,并取得顯著社會效益的。
(七)在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大工程項目中,保障工程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的。
前款第(七)項重大工程項目方面的市科學技術獎只授予組織。對于為項目做出貢獻的公民,由獲獎組織或其主管部門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80項。
第三章 獎項的推薦評審與授予
第九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和授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個人的干涉。
第十條 設立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負責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由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其人選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聘任。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條 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學科(專業)評審組,負責各學科(專業)范圍內市科學技術獎的初評工作。評審組成員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聘任,其負責人應當是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成員。
第十二條 市科學技術獎候選人及其完成項目,由下列途徑產生:
(一)區、縣級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推薦。
(二)市人民政府有關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推薦。
(三)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可的其他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推薦。
(四)兩名以上科技專家推薦。
第十三條 候選人完成的項目應當經過科技成果評價和科技成果登記。
第十四條 推薦單位應填寫統一格式的推薦書,并提供候選人及其完成項目的有關材料。
第十五條 各學科(專業)評審組根據相關標準對候選人進行初評,并將獲獎人選、項目及獎勵等級的初評結果報評審委員會。
第十六條 評審委員會對初評結果進行評審,提出評審結果,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七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接受社會監督,實行異議制度。評審委員會應當向社會公告擬獎人及其完成項目。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告的異議期內向評審委員會提出異議。逾期且無正當理由的,評審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十八條 市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類由市長簽署證書并頒發獎金。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由市人民政府頒發證書、獎金。
第十九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獎勵經費由市財政在科技三項經費中統籌安排。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剽竊、侵奪他人科學技術成果的,或者用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市科學技術獎的,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撤銷獎勵,追回證書和獎金。
第二十一條 推薦單位提供虛假數據、材料,協助他人騙取市科學技術獎的,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暫停或取消其推薦資格;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要人員,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二條 參與市科學技術獎評審活動和有關工作的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由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市人民政府所屬部門不另設科學技術方面的獎項,國家或省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本市過去頒布的《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以穗府〔1986〕53號文件頒布,以穗府〔1992〕108號文件修改)和《廣州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金鼎獎獎勵辦法》(穗府辦〔1996〕61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15年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第一商業部和第二商業部合并為商業部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200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