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鞏固和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四川省村民委員會選舉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04)17號)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遂寧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要以推行村務公開為基礎,以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保障,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推動農村各項改革和建設事業的全面發展。
第三條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第四條 民政部門應做好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 村務公開
第五條 村務公開的內容:
(一)村集體資產和財務收支情況,村的資產和債權債務情況;
(二)村辦學校、村建道路、村內“一事一議”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
(三)國家對農民的各項補貼政策落實情況;
(四)宅基地的使用情況;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情況;
(六)農村低保、五保、優撫、救災救濟款物、“兩免一補”的發放落實情況;
(七)國家、省、市計劃生育各項政策的落實方案;
(八)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
(九)村民委員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代表離任審計情況;
(十)土地征用補償及分配、農村機動地和“四荒地”發包、村集體債權債務;
(十一)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以及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情況;
(十二)水費、電費、氣費、電視收視費等的收取標準和收繳情況;
(十三)村屆期、年度發展目標;
(十四)涉及村民利益、村民普遍關心的,有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聯名點題要求公開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要求公開的其它事項;
(十五)要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及時豐富和拓展村務公開的內容。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應在本村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置固定醒目的村務公開欄。公開欄公布的事項文字要簡潔明了,內容要按規定時間保留。同時還可以采用廣播、有線電視、網絡、“明白紙”、表格、民主聽證會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布。
第七條 一般的村務公開事項至少每季度公開一次,每次應在下季度的首月10日前公開上季度的村務。涉及農民利益的重要問題及群眾關心的事項要及時公開。集體往來財務較多的村,財務收支情況應每月公開一次。“一事一議”等村公益事業建設要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
第八條 村務公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實施:
(一)由村民委員會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依照法規和政策的有關規定提出公開的具體方案;
(二)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對方案進行審查、補充、完善后,提交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聯席會議討論確定;
(三)村民委員會通過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及時公布。
第九條 村務公開后,群眾對公布的內容有疑問的,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投訴,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確有內容遺漏或者不真實的,應督促村民委員會重新公布,也可以直接向村民委員會詢問,村民委員會應在10日內予以解釋和答復。
村民委員會要建立村務公開資料檔案,保證公開真實。
第十條 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成員應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代表中推選產生,對不履行職責的成員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有權罷免其資格。
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的人數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人數為單數,并可確定1名組長負責召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定期召開會議。
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
第十一條 村務公開監督小組要對村務公開的各項內容是否全面、真實,公開時間是否及時,公開形式是否科學,公開程序是否規范進行監督,并及時向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報告監督情況。
第三章 民主決策
第十二條 村級事務民主決策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
召開村民會議,應當有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和居住在本村的各級人大代表組成。必要時可請村民旁聽。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會議成員參加,所作決定必須由村民代表會議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不得與村民會議的決定、決議相抵觸。
第十三條 村民代表總數由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確定。村民代表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推選產生。村民代表按5戶至15戶左右推選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組推選若干人。一個村的村民代表不得少于20人,最多不超過60人。
村民代表組成人員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群眾性和廣泛性,應當有各方面人士的代表,包括中共黨員、共青團員、農業科技人員、民兵、村辦企業負責人、種植養殖專業戶等。代表中婦女應占一定比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要有少數民族代表。
第十四條 村級事務民主決策的內容:
(一)凡是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如村集體的土地承包和租賃、集體企業改制、集體舉債、集體資產處置、村干部報酬、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和建設承包方案等,都要實行民主決策;
(二)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并、范圍調整,由鄉級人民政府提出意見后,必須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三)集體經濟已實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要按照改革后的有關要求進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四)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
(五)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按照決策程序提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第十五條 村級民主決策的事項要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涉及農村土地承包、調整等重大事項,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民主決策。
第十六條 村級事務民主決策的程序:
(一)由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聯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聯名提出議案;由村黨組織統一受理議案,并召集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聯系會議,研究提出具體意見或建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由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村民民主決策事項的辦理。
(二)對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會前要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告,廣泛征求意見;會后要及時公布表決結果;對決定事項的實施情況,要及時公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第十七條 除發生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外,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依法形成的決議不得隨意更改,如因情況發生變化確需更改的,要通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未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任何組織或個人擅自以集體名義借貸,變更與處置村集體的土地、企業、設備、設施等,均為無效,村民有權拒絕,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承擔,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四章 民主管理
第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組織全體村民結合實際討論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財務管理、工作移交等民主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 加強村民民主理財制度建設。村民民主理財由村民民主理財小組代表村民進行,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從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中推選產生。
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人數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人數為單數,并可確定1名組長負責召集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定期召開會議。
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向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對本村集體財務活動進行民主監督,參與制定本村集體的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有權檢查、審核財務帳目及相關的經濟活動事項,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當事人對否決有異議的,可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
村民有權對本村集體的財務帳目提出質疑,有權委托民主理財小組查閱、審核財務帳目,有權要求有關當事人對財務問題作出解釋。
對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村,縣、鄉(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幫助其搞好財務清理整頓工作,解決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民主管理制度。
第二十條 村級財務事項發生時,經手人必須取得有效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簽字(蓋章),交村民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核。審核同意后,由村民民主理財小組組長簽字(蓋章),報經村主要負責人審批同意并簽字(蓋章),由會計人員審核記賬。經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確定為不合理開支的事項,有關支出由責任人承擔。
第五章 民主監督
第二十一條 加強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縣鄉兩級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部門,要切實組織好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工作。
第二十二條 對村級集體財務的審計內容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財務預決算、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和建設項目的發包管理、集體的債權債務、上級劃撥或接受社會捐贈的資金、物資使用等情況;
(二)集體土地征用、集體企業改制、“村改居”和合并村過程中集體資產的處置、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發放到村到戶的各項補貼資金和物資等事項;
(三)群眾要求審計的其它事項。
第二十三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農(畜)產品行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等組織,要實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第二十四條 村干部任期屆滿和離任時必須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向村民公布。
第二十五條 推行民主評議村干部工作制度。民主評議對象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村集體經濟組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以及享受由村民或集體承擔誤工補貼(工資)的其他村務管理人員。
民主評議由鄉(鎮)政府具體組織,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與村民座談等形式進行。
民主評議一般每年進行一次,要把群眾滿意與否作為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標準,評議結果要與村干部的使用和補貼(工資)標準直接掛鉤。
對連續兩年被評為不合格的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班子成員的,應責令其辭職,不辭職的應啟動罷免程序;其它村務管理人員,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十六條 建立完善村干部激勵約束機制,大力宣傳、鼓勵和表彰積極推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干部,切實維護和保障村干部的合法權益。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加強對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考核。市每年對區縣考核一次,并抽查部分的鄉鎮人民政府;區縣每年對鄉鎮人民政府的考核由區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鄉鎮人民政府對村每季度考核一次。
第二十八條 本暫行辦法由遂寧市民政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暫行辦法自二○○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遂寧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201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電監會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