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石家莊都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石家莊都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實施控制性詳細規劃,促進石家莊都市區城鎮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住建部《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結合都市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石家莊都市區范圍內城市、鎮及重點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審批、實施與維護。
石家莊都市區范圍以外其它縣(市)、區參照本規定執行。
本規定所稱“重點地區”,是指正定新區、空港工業園、五大產業基地以及西部山前等與石家莊市中心城區關系密切的地區。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指以城市、鎮及重點地區總體規劃為依據,對城市、鎮及重點地區規劃建設用地的主導功能和開發建設控制原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布局和規模,開發用地的主要用途、開發強度、配套設施以及空間環境等作出控制要求的規劃。
第四條石家莊市城鄉規劃局負責都市區范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管理工作。正定、欒城、藁城、鹿泉四個組團縣(市)規劃分局,根據授權負責各行政轄區范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管理工作。其它部門及鎮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縣城、鎮、重點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與實施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正定、欒城、藁城、鹿泉四個組團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規劃管理工作正常開展。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經依法批準并公布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服從規劃管理,并有權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設活動是否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查詢。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行為。
第二章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制定
第七條石家莊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局組織編制;正定、欒城、藁城、鹿泉四個組團縣城(城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四個組團規劃分局組織編制;正定新區、空港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局會同管委會組織編制;五大產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基地管委會組織編制;其它鎮和其它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第八條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部門應當建立科學、嚴謹的組織編制機制,實行全過程管理,鼓勵公眾參與,充分征求和聽取公眾意見。
第九條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結合城市管理行政區劃,將規劃建設用地劃分為若干控制單元,作為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本單位。編制鎮或者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參照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方法,劃分控制單元作為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本單位,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或者減少控制要求和指標。規模較小的建制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與鎮總體規劃編制相結合,提出規劃控制要求和指標。
第十條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有關編制辦法和技術規范。市城鄉規劃局應當結合都市區實際,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準則和規劃成果規范,規范和指導都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
第十一條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覆蓋城市、鎮規劃建設用地的全部范圍。
中心區、舊城改造地區、近期建設地區,以及擬進行土地儲備或者土地出讓的地區,應當優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第十二條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擇優確定規劃方案,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編制單位。
重點地段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前應當組織開展城市設計,以確定其特殊控制標準。
第十三條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完成后,組織編制部門應組織專家論證,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初步審查,并將初審后的規劃草案向社會公示,廣泛征詢公眾意見。
公示時間不得少于30日。組織編制部門應當將公示的時間、地點及公眾提交意見的期限、方式在政府信息網站以及當地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
第十四條組織編制部門應當組織收集、整理和研究公眾意見。公眾對規劃草案提出重大異議的,組織規劃編制部門應當通過聽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并組織對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
第十五條石家莊市中心城區及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報請批準前,應提交市規委會審定。未經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不得報送審批機關審批。
提請市規委會審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附具專家審查意見、公眾意見以及意見的處理情況。
重點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提請市規委會審定前應當征求市城鄉規劃局的意見。
第十六條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組織編制部門按法定程序報批。其中,城市、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其它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政府報上級人民政府審批;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需納入相應城市、縣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按法定權限報批。
第十七條組織編制部門應當將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于批準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在當地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規劃的具體范圍、規劃期限和查詢方式,并在政府信息網站或者規劃館公布規劃主要內容。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第十八條經批準的城市、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九條組織編制部門應當建立控制性詳細規劃檔案,將現狀調研資料、規劃草案、公眾意見、審查意見、規委會審定意見以及規劃批準文件、規劃成果等存檔。
第三章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與維護
第二十條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實施規劃許可和規劃管理的依據。在城市、縣城、鎮規劃區內劃撥和出讓國有土地,進行開發建設,必須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規劃地塊的規劃條件。
第二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定擅自改變規劃條件。
第二十三條經審批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實行年度評估制度和動態維護制度。規劃組織編制部門應當每年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就執行情況向審批機關報告;應當根據需要適時對規劃成果進行維護,并就規劃修改與實施深化情況及時歸檔公布,以保證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即時性和可實施性。
第二十四條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動態維護分為主動維護和被動維護。主動維護是指組織編制部門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年度評估報告,城市總體規劃,經批準的各類專項規劃、城市設計成果,政府專題工作報告,新的政策法規等,對不適應新發展情況或有缺陷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主動進行深化、更正、調整和完善;被動維護是指組織編制部門根據社會各界要求對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進行深化、修正、調整和完善。
第二十五條對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動態維護,涉及規劃內容整體性、系統性調整或涉及規劃基本內容逆向調整,致使原規劃單元內強制性內容不能保持總量平衡的,屬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
本規定所稱“規劃基本內容”為:
(一)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積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
(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范圍及具體控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
(四)城市道路用地控制界線(道路紅線)、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藍線)等“五線”及控制要求。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按程序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
(一)城市、鎮、重點地區總體規劃已經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需作出相應修改的;
(二)經評估發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存在明顯缺陷或不能適應現實發展需要的;
(三)重大建設項目對控制性詳細規劃區域的功能與布局產生重大影響的;
(四)根據城市設計或專項規劃,需對原有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進行完善和提升的;
(五)因經濟、社會發展或城鎮建設需要,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確需修改規劃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需要作出修改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條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技術論證。組織編制部門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技術論證。其中,修改內容不符合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不得修改。
(二)征求意見。修改內容涉及公眾利益或利害關系人權益的,組織編制部門應進行公示或組織聽證,以征求公眾和利害關系人意見。
(三)上報請示。組織編制部門就修改的必要性、公眾意見和利害關系人意見形成專題報告,報請原審批機關。
(四)編制方案。同意修改的,組織編制部門組織編制修改方案,并根據需要征求有關部門、利害關系人意見。
(五)專家評議。修改方案報批前,應組織專家審查或專家評審,審查意見或評審意見由組織編制部門認真落實。
(六)規委會審定。修改后的規劃方案,應當按照原審定權限提交規委會審定。
(七)批準執行。經審定通過的修改方案,組織編制部門應當按法定權限重新報原審批機關批準,并在批準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修改成果經公布后方可執行。
(八)備案公布。經批準的修改成果,規劃組織編制部門應當重新備案和存檔。
第二十八條對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動態維護,涉及以下情形的,屬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深化。
(一)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錯誤進行更正的;
(二)調整控制性詳細規劃指導性指標的;
(三)調整內容屬于正向調整或符合兼容性規定的;
(四)調整內容能在同一規劃單元內保持總量平衡,且系統的完整性不受影響的;
(五)經土地使用權人同意,在同等條件下或在同一項目內置換綠地、道路、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等用地,使原有功能和布局更加優化的。
(六)為保證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即時性和可實施性,根據城市發展和公共利益需要,按照城市發展導向,在不對周邊和未來造成不利影響的前提下,對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進行維護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九條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深化,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編制方案。組織編制部門組織編制方案。被動維護的,應當說明調整理由并進行技術論證。
(二)征求意見。組織編制部門根據需要對調整方案征求有關部門、利害關系人、社會公眾意見或進行專家論證。
(三)集體審定。組織編制部門對調整方案進行審定,涉及“五線”及公益性設施置換的,還應當提交規委會審定。
(四)落實執行。調整方案經審議通過后即可執行,但涉及“五線”及公益性設施置換的,需報政府批準后方可執行。
(五)公布存檔。調整方案應當及時存檔和公布,每年與規劃實施評估報告一并向有批準權限的政府報告,并按規定重新備案。
第四章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一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向規委會匯報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情況。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法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
(二)委托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
(三)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規劃條件的;
(四)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法定程序批準變更規劃條件的。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規定出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并依法追究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建設的,由城鄉規劃執法部門或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或拆除,并予以處罰。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規定由石家莊市城鄉規劃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本規定自2012年5月1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2019-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制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