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獲得通過,并將于7月1日起施行。
條例不僅將各級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和法律、法規授予行政執法權的組織,依法履行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行政職責的行為全部納入監督范圍,還一改此前行政執法行為主要由政府法制部門監督的規定,將人大常委會、司法機關以及公民、社會組織等納入了監督主體。
引咎辭職是否落實納入監督范圍
廣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波介紹,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廣東省各級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修訂這個條例很有必要,同時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和建議。
“鑒于修訂草案修改稿擴大了行政執法監督主體范圍,草案原名稱已不能涵蓋修訂草案修改稿的全部內容,因此將該條例名稱修改為《廣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王波說。
行政執法行為由誰來監督?監督行政執法中哪些環節?通過哪些途徑實施監督?對于這些社會廣泛關注的監督要素,條例均給予明確。
據悉,條例適用于廣東行政區域內對行政執法主體執行法律法規的監督工作。條例實施后,各級人民政府、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和法律、法規授予行政執法權的組織,依法履行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給付、行政確認、行政登記、行政裁決、行政檢查等行政職責的行為均被納入了監督的范疇。
監督的范圍是哪些?條例規定,行政執法監督包括行政執法的合法性、行政執法責任制以及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糾錯問責等制度的落實情況。
條例規定,對行政執法的合法性監督,包括執法主體、執法權限、執法程序的合法性,執法決定的合法性和適當性,執法主體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
對糾錯問責機制落實情況的監督,包括改正錯誤、查找原因、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的落實情況。
公民法人可對行政執法進行監督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其所屬行政執法部門、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以及下級人民政府,上級行政執法部門對下級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實施監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機關和組織的行政執法實施監督。也就是說,政府對各級部門有監督權,上級對下級有監督權。
條例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對行政執法的執行情況及效果進行評價,并根據需要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第三方機構進行;應當建立違法案例通報機制,對典型違法案例進行研究、分析、通報;應當根據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司法建議、社會公眾投訴舉報、新聞媒體反映的熱點問題,開展行政執法督察。
“根據條例,行政執法監督實行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以增強監督實效。”王波介紹,日常監督包括對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理對行政執法的投訴、舉報等;專項監督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行政執法評價、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行政執法違法案例通報、行政執法督察等。
現行條例明確的行政執法監督主要依靠政府內部的法制部門,從而導致無法很好實現監督的實效。王波告訴記者,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條例規定,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可以對行政執法進行監督,更重要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對行政執法進行監督,可以對行政執法投訴、舉報。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每年選擇若干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有計劃地通過聽取和審議本級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專項工作報告、對有關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組織執法檢查等方式開展行政執法監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行政執法監督工作。#p#分頁標題#e#
條例還同時明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中發現行政執法存在問題的,可以向行政執法主體提出司法建議和檢察建議,行政執法主體應當依法辦理。
行政執法破壞管理秩序將被追責
根據條例,政府法制機構和上級行政執法部門在監督過程中,發現行政執法違法或者不當,應當要求行政執法主體改正,能夠當場改正的,行政執法主體應當當場改正。上述機構和部門發現行政執法主體有執法主體、執法權限、執法程序不合法,執法決定不合法或者明顯不當,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以及借執法牟取私利和不文明執法等情形的,可以發出《行政執法督察建議書》,提出限期整改的建議;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情節嚴重的,可以報請本級人民政府發出《行政執法督察決定書》,予以糾正或者責令改正。
條例要求,政府法制機構、上級行政執法部門可以將執法檢查、行政執法評價、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典型案例通報、行政執法督察等情況或結果,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公布。對于嚴重損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執法行為,可以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方式予以曝光。
條例還明確規定,行政執法主體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破壞行政管理秩序或者損害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行政過錯責任追究以及相關問責規定,通過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處分等方式,追究行政執法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過錯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