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近日表示,今年將加快中醫藥立法步伐,推進中醫藥法律制度建設。
據了解,目前,制定中(傳統)醫藥法已經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標志著中醫藥立法正式納入國家立法機關工作日程。
王國強表示,中醫藥管理局將把中醫藥立法作為今年一項重要工作,保障經費,開展立法中重點難點問題的課題研究,理清需要通過法律層面解決的問題。
中醫藥地位之爭引發關注
2006年,網絡上掀起的一次簽名征集活動,把中醫藥一下子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當時,有人發起“促使中醫中藥退出國家醫療體制”的簽名,聲稱應采取相關措施,讓中醫在五年內全部退出國家醫療體制,回歸民間,使西醫成為國家惟一的醫療技術。一時間,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公眾,都紛紛投身到這場關于中醫是存是廢的討論中來。
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實施的一項有14677人參與的調查,87.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相信中醫”。不過,僅有27.7%的人聲稱,“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醫”。
一些中醫反對者認為,中醫的效果很可能來自“安慰劑效應”,并非真的能夠治療疑難雜癥。在調查中,部分受訪者對此話題頗為反感。他們認為,只要中醫中藥能夠在西醫之外提供另外一種就醫的可能性,就沒有被強制退出醫療領域的理由。西醫也不是萬能的,多一種選擇對病人來說會更好。
2006年10月10日,衛生部明確表態,堅決反對取消中醫的說法。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說,中醫藥既是我們的國粹,也是目前我國醫藥衛生領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現今的生活中也仍是我們解除病痛的一個重要選擇。
毛群安說,雖然中醫藥的發展面臨一些現實困難和問題,但是,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非常重視。“中西醫并重”是我國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十一五”期間,還要加大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
“我國要發揚光大中醫藥事業,這是毫無疑問的。”毛群安說。
在這次是否取消中醫的爭論中,中醫雖得到了政府和大多數公眾的支持,但對于為什么要相信中醫,人們給出的理由卻沒那么有說服力。因此,業內人士呼吁,有必要盡快出臺一部專門的中醫藥法,在法律中進一步明確中醫藥在我國醫藥衛生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同時加大宣傳教育,在公眾中普及中醫藥科學知識。
中醫藥地方立法成突破口
3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中醫藥壯醫藥條例》將開始施行。條例規定,中醫、壯醫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衛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規定通過資格考試,并經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后,方可從事中醫、壯醫醫療活動。
該條例還嚴格規定了醫療機構中藥、壯藥制劑的調劑使用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如果醫療機構未經批準擅自將自己配制的中藥、壯藥制劑調劑給其他醫療機構使用的,以及未經批準擅自使用其他醫療機構配置的中藥、壯藥制劑的,除被沒收違法調劑的制劑外,還將被處違法調劑制劑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被吊銷執業資格和制劑資格。
除了廣西,黑龍江省也制定了《發展中醫藥條例》,并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黑龍江省自1998年以來,第二次針對中醫藥保護進行立法。
黑龍江的條例著重規定了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規范了設置中醫坐堂醫診所和設立中醫館的相關條件,鼓勵醫療機構研制和繼承中醫藥方劑。條例還突出強調了政府在發展中醫藥事業方面的責任:要求政府把中醫藥事業發展情況納入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力度,規定政府應當逐年增加對中醫藥事業的財政投入,提高中醫醫療機構人員工資經費補貼標準,設立發展中醫藥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點項目。#p#分頁標題#e#
2008年以來,類似的中醫藥立法在各地頻現。截至目前,頒布中醫藥地方性法規的省區已達20多個。
縱觀這些地方立法,一些創新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如黑龍江首次將“治未病”寫入地方性法規草案,為中醫藥機構開展養生保健、亞健康保健和“治未病”服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廣西在中醫藥立法中增加了對壯醫藥的關照,在鼓勵中醫藥繼承和發展的同時兼顧了民族醫藥。
“立法技術層面上已經比較成熟,出臺一部中醫藥法的時候應該到了。”專家表示,“通過立法解決中醫藥發展問題,產生的不是一時一地的效益,而是長遠持久的效果,是從根本上保障中醫藥工作發展的治本性措施。” 中醫藥立法今年加快步伐
在中醫藥地方立法紛紛取得成果之際,國家層面的立法也終于在各界期盼中開始取得實質性進展,制定中(傳統)醫藥法已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制定中醫藥法,依法保障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和中醫藥工作者熱切關注的問題。近年來,不斷有全國人大代表呼吁為中醫藥立法。在去年3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姜健、馬宗慧、張伯禮、唐祖宣等124名代表提出了4件關于制定中醫藥法的議案。
代表們認為,制定中醫藥法,確立中醫藥在中國衛生事業中的法律地位,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依法保障國家中醫藥工作的方針政策全面深入落實,依法保障中醫藥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他們表示,制定中醫藥法必須結合中醫藥工作實際,針對當前中醫藥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大對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中醫藥教育、科研,特別是中醫藥科學研究及中醫醫療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并結合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農村和城市社區初級衛生保健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爭取在體制、制度上有所創新。
記者近日從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獲悉,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在研究起草中醫藥法草案。教科文衛委建議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就法律草案起草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緊調研論證,適時將法律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據了解,中醫藥法草案不是簡單地將中醫藥條例上升為法律,該草案有望涉及中醫藥管理體制、服務機構、執業人員、人才培養、中藥制劑與中藥材的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多方面的內容。
中醫藥法的制定已進入國家立法機關重要議事日程。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年將加快中醫藥立法步伐,推進中醫藥法律制度建設。
“中醫藥立法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是中醫藥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關系全局,關系長遠。”王國強說。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衛生部將與中醫藥局共同推進立法進程。調查研究中醫藥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調動行業內外力量,力爭法律草案既能與衛生法律相銜接,又能更好地反映中醫藥的特點。
陳竺說,今年將深入開展立法調研,理清問題,總結經驗,廣泛聽取意見,進一步修改中醫藥法草案。同時,將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建設,重點完成好中醫藥名詞術語、服務規范等國家標準的制修訂任務,繼續推進中醫常見病癥診療指南和中醫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的研究制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
2018-12-29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7-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