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法》第十五條規定:“ 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并對不適當的行政強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行政強制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強制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并將意見報告該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并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
《行政強制法》第十五條是關于行政強制立法后評估的規定。所謂立法后評估,就是從法律實施的角度對立法進行考量,以達到廢止、修改、補充和完善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實現立法功效的目的。
具體而言,立法后評估是指立法機關或者指定機關在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后,對該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的實際情況,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實地調研、專家咨詢、數據分析、案例分析、現場訪談等方法開展深入廣泛的研究工作,為修改和完善被評估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總結經驗,并為開展相關立法工作提供借鑒和指導。
立法后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法技術評估、立法內容評估、實施績效評估3個方面。
1.立法技術評估。
立法技術評估主要涉及文本所提出概念界定是否明確,文本的邏輯結構是否嚴密,文本各條文表述得是否簡潔,文本各條文的立法用語是否準確。
2.立法內容評估。
對于法律、法規和規章立法內容的評估是立法后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而言,對立法內容的評估主要包括5個方面。
(1)合法性評估。即文本是否與上位法一致,上位法修訂廢止或上級機關制定新的上位法并實施后,是否及時對文本予以修訂或廢除等。
(2)合理性評估。即文本為達到立法目的所制定、采取的各項措施是否必要、適當,相應的法律責任與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是否相當。
(3)協調性評估。即文本與同位階的其他文件是否協調一致,各項制度之間是否相互銜接。
(4)操作性評估。即文本的內容與配套措施是否具體可行,能否直接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5)完善性評估。即文本的內容是否完整,篇章結構是否協調、完備,配套制度是否健全等。
3.實施績效評估。
實施立法后評估,通常要評估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實施績效。例如,文本實施和執行能否順暢并收到預期的效果,文本責任主體能否按規定履行各自職責,文本所調整的社會關系較之規范前是否更良性有序,實施主體及責任主體等對文本的實施和執行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在法律層面,我國《行政許可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行政許可設定動態評價機制,開了我國立法后評估的先河。2004年,國務院公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將立法后評估確立為一項重要制度,明確規定規章、規范性文件施行后,制定機關、實施機關應當定期對其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在此之后,國務院法制辦曾連續3年開展立法后評估試點工作。目前,國務院法制辦已制定“關于行政法規、規章立法后評估的指導意見”討論稿,正在征求專家學者意見。
近年來,各地人大和政府在立法實踐中已著手開展立法后評估工作。例如,上海市人大2005年將《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作為首次立法后評估的對象。同年,福建省人大和團省委聯合開展了對《福建省青年志愿者服務條例》立法效果評估。2008年,廣東省政府頒行了《廣東省政府規章立法后評估規定》。
可以看出,立法后評估制度在提升我國立法質量,促進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行政強制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行政強制設定立法后評估制度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p#分頁標題#e#
一是行政強制設定機關的定期評價。即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強制進行評價,并對不適當的行政強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二是行政強制實施機關的適時評價。即行政強制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強制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并將意見報告該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
三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行政強制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就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此,有關機關應當認真研究論證,并以適當方式予以反饋。
通過這一機制,能夠保證行政強制的設定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并能不斷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一旦某項行政強制喪失了實施的必要性,就可以將其廢止;如果行政強制本身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同步,可以適時予以調整。
在實踐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認真學習《行政強制法》關于立法后評估的規定,根據需要對有關工商行政管理執法的行政強制實施情況和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分析、評價。同時,主動將實施意見報告給設定機關,為工商行政管理執法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訂)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修訂)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