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工作三年了,沒想到還有公司打電話來讓我去面試。”戴孝飛告訴浙江市場導報記者,而更讓他感到詫異的是,該公司似乎對他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郵箱、身高、體重等信息了如指掌。在戴孝飛的一再追問下,才被告知這些信息都是從浙江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找到的。“那我還有什么個人隱私可言啊,我不是成了‘透明人’了啊。”當戴孝飛發現自己三年前的電話等個人求職資料竟然隨意就可以查閱到時,無奈地說。
其實遭遇騷擾的不僅是“招聘電話”,還有各式各樣的“廣告電話”。這不,剛辦理完交房手續的吳先生就遇上了這樣一件煩心事。
“真不知道這些人從哪里弄到我的號碼,這段時間我的電話都快打爆了,感覺我的電話號碼地球人都知道了。”吳先生告訴導報記者,自從房子交房后,裝修公司、建材廠商、搬家公司就接二連三地給他打電話,問新房需不需要裝修,要不要買家具和建材,“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一些中介公司,我剛拿到鑰匙,就問我要不要賣房子。”莫名其妙的電話騷擾沖淡了吳先生和女友住新房的喜悅心情。
信息社會,本應帶給我們便利和舒適的生活。然而,在令人防不勝防的信息搜集網絡面前,個人信息越來越頻繁地成為許多人手中的“玩物”,公民個人似乎都成為了“透明人”。近日,浙江省消保委聯合本報進行了一場調查,結果顯示,有26.0%的人曾經遭遇過個人隱私被泄露,這其中,有近八成的被訪者表示,最常被泄露的個人信息是聯系方式。
個人隱私如何“被竊”?
“現在想想,我求職應聘、辦銀行卡、股票開戶、網站注冊、甚至叫外賣的時候都留下電話號碼,也不知道究竟是誰泄露了我的隱私。”飽受“廣告騷擾”的吳先生十分納悶。
在調查中,導報記者根據部分受調查者提供的線索,發現私人信息被泄露主要有四種途徑:
日常登記
消費者在買車、買房、買保險,辦理各種會員卡、優惠卡、銀行卡,或者去醫院看病時,往往會填寫真實詳盡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又常因為商家的管理不善,或者惡意泄露而被盜用。
招聘求職
人才市場舉辦的各種現場招聘會或者網上招聘,求職者都被要求填寫翔實的私人信息。
禮物誘惑
一些人往往在街邊接受問卷調查時,填寫了詳細的個人信息。接受調查問卷的原因多是看中了可愛的卡通小熊、什么化妝品(免費贈送)之類的禮物。
間諜軟件
實際上就是一種電腦病毒,進入個人電腦后,不僅可以收集用戶訪問過的網站等信息。還可以偷取用戶在網上輸入的私人信息,比如生日、家庭住址和電話等。甚至會借機盜取用戶銀行賬戶密碼。
個人隱私應得到保護和尊重
接不完的騷擾電話,收不完的騷擾信,不僅占用了時間,也打斷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為嚴重的是,屬于隱私的個人信息成為“公開的秘密”,只要哪個商家愿意,隨時都可以“騷擾”。一旦個人的電話號碼甚至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進行犯罪活動,后果不堪設想。
浙江省消保委的調查顯示,75.3%的消費者表示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42.8%的消費者表示對信息是否遭到泄露并不知情,對個人信息泄露而遭受電話騷擾時,大部分消費者只能表示憤怒或無奈,而很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以為只有那些明星、老板的個人隱私會被叫賣,卻不想有一天,自己的生活也被人干擾了。如何保護個人隱私正成為一個讓越來越多普通人感到頭痛的問題。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陳小良律師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個人不愿公開的有關個人生活的事實不被公開的權利。公民的住址、電話、家庭情況等均屬于隱私的一部分,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未經本人同意下,擅用和披露這一信息,給他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響,即構成侵害隱私權。按照我國目前的法律,侵害隱私權只能承擔民事責任,而且往往是在被對方告上法庭后才會承擔民事責任。但受害者若是到法院提起訴訟的話,操作性并不是很強,因為這種“騷擾”并未給受害者造成明顯的傷害,而訴訟的取證也會異常困難。因此,為了保護個人權利,國家應加強保護個人信息并加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并對各類“泄密”行為進行嚴厲的制裁,以減少當前存在的混亂狀況。#p#分頁標題#e#
浙江省消保委副秘書長葉元春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提醒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隨意披露個人信息以留下隱患,身份證、社會保障卡、護照、戶口簿等證件要謹慎保管。另外,在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規沒有建立之前,應充分利用現行的法律對個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傳播進行規范。例如在向服務主體提供個人信息的過程中,應在合同中明確雙方在個人信息保護上所應履行的責任和違約后的處罰,利用《合同法》加以約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修改〈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議定書》的決定
2007-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