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匯是我國外華僑從事勞動和各種職業所得,用以贍養國內家屬的匯款,是我國外華僑的切身利益和廣大僑眷的生活依靠,是僑胞、僑眷的正當權益之一。同時僑匯對國家建設有積極的作用,對全國人民是有利的。特別是僑眷集中地區,僑匯對于繁榮地方經濟,發展文化公益事業,均有顯著作用。因此,各級干部,特別是縣、區、鄉干部,應深刻認識僑匯的作用,予以應有的重視。
五年以來,國家對僑匯一貫是堅決保護的,并實行了“便利僑匯、服務僑胞”的政策。為了照顧僑胞、僑眷的利益,國家規定了合理的外匯牌價。在解放初期為使僑眷不受物價波動的影響,國家制定了原幣匯款及存款辦法。在我國幣制穩定、某些國家幣制貶值后,國家又制定人民幣匯款的辦法,以保障僑胞、僑眷的利益。
但是,目前發現有些地區的基層行政機關貫徹保護僑匯政策不夠深入,有些僑眷居住區的地方工作干部尚不了解僑匯的意義和國家保護僑匯的政策,有些僑眷居住區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干預僑眷對僑匯使用的現象。為保護僑胞、僑眷的利益,根據憲法第十一條:“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各種生活資料的所有權”的規定,現在發布貫徹保護僑匯政策的命令如下:
一、僑匯是僑眷的合法收入,國家保護僑匯政策不僅是國家當前的政策,而且是國家的長遠政策。
二、在動員僑眷參加各種合作社,進行愛國儲蓄,購買公債時,必須貫徹完全自愿的原則。任何個人或團體不得向僑眷強迫借貸,不得積壓僑匯,不得擅自檢查僑批和以任何借口變相侵犯僑匯。凡有侵犯僑匯事情發生,必須分別情節論處;對于有意挪用、侵吞、冒領、盜取僑匯和敲詐僑眷的不法分子,必須依法制裁。
三、僑眷有使用僑匯的自由,任何人對僑眷把僑匯用于生活方面,包括用于舉辦婚、喪、喜、慶等事,不得干涉。
四、國家鼓勵華僑和僑眷把僑匯投入生產或者向國家投資公司入股,同時鼓勵華僑、僑眷修建房屋,各級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對此應給予便利。華僑素來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如興辦學校醫院、興修水利、造橋、修路等,各級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對此應表關懷,并給予指導、幫助,必要時予以表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決定
2015-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