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一?
人性化?
和以往的交通規則相比,該交通法最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人性化規定。?
行人?
1:車讓人也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你通過沒有紅綠燈的道路時,一輛輛從面前飛馳而過的汽車讓你根本沒有辦法前進。現在,交通法給了行人安全的保障。該法規規定:行人在人行橫道上有絕對優先權。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通行,必須停車讓行(第47條第1款);此外,該法規還保護了無交通信號情況下的行人橫過道路權。規定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機動車要主動避讓行人(第47條第2款)。?
2:撞了不白撞幾天前,本報刊登了一則新聞,一男孩跪在家人發生交通事故的路口,希望目擊者能夠提供肇事逃逸司機的線索,因為他的家人正躺在醫院急需醫療費用。為了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交通法對機動車實行了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并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用于支付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用。利用強制保險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通過浮動保費減少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是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
有車族?
1:驗車不要泊車證之前,有讀者曾向本報反映過驗車過程中發生的不合理收費等問題,驗車也成為有車族頭疼的一件事。交通法的出臺對驗車也有了更加透明化和人性化的規定。該法規第13條規定,登記后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2:救助傷者放在首位交通法對于救助交通事故的傷者也有了人性化的規定,給予了他們更多的保護,它規定交通事故當事人、交通警察、醫院要盡可能地保護事故傷者的生命安全。具體規定如下: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傷者,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也應當予以協助(第70條第1款);交通警察趕赴事故現場處理,應當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第72條第1款);醫院應當及時搶救傷者,不得因搶救費用問題而拖延救治(第75條)。?
3:小事故可自行解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還規定了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據統計,7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僅造成車輛及少量物品損失的輕微交通事故,但這些交通事故發生后,常造成道路堵塞。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規定了當事人可以自行撤離現場和必須撤離現場的規定。按照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第70條第2款);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行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
交警不再是“娘舅”?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執法監督所做的新規定?
在完善監督制度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設專章做了規定:一是重視社會監督作用,將對交通管理的執法監督納入社會的整體監督體系中;二是加強內部的層級間監督和督察監督;三是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各項制度,并相應設定了法律責任:(一)從加強隊伍建設入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交通警察的管理,提高交通警察的素質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加強對交通警察的培訓考核(第78條)。?#p#分頁標題#e#
(二)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執法必須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簡化辦事手續,做到公正、嚴格、文明、高效(第79條)。?
(三)規定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指揮規范(第80條)。?
(四)針對超標收費、罰款不上繳或者不完全上繳的現象,規定必須按標準收費、罰繳分離、罰款以及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全部上繳國庫(第81、82條)。?
(五)規定交通警察處理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時的回避制度(第83條);?
(六)規定交通警察必須接受行政監察、公安機關內部督察和上級對下級的層級監督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并規定群眾可以舉報、檢舉、控告,收到舉報、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查處(第84、85條)。?
(七)規定任何單位不得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款指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以罰款數額作為考核交通警察的指標(第86條)。?
(八)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有違法行為的,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等(第115條)。?
篇章二?
交通法對酒后駕車、超速、超載等違規行為采取更明細的罰款規定,嚴重違規者要受到“極刑”———拘留。這些嚴厲的規定將讓行人和駕車者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行人 ?
亂穿馬路要罰款對于行人來說,盡管機動車今后要讓著你走,但違反交通規則還是要受到懲罰,交通法對這些行為不僅規定了罰款金額,還允許執法人員對其扣車。 ?
按照其第89條規定,對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可以處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
有車族?
醉酒駕車=拘留+扣留駕駛證+(500-2000元)的罰款?
據有關部門統計,酒后駕車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一大因素。因此,交通法不僅將酒后駕車作為對法律的觸犯,還加大了對飲酒、醉酒后駕車的處罰力度。按照規定,對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暫扣三個月的駕駛證,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警部門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6個月的駕駛證,并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酒后駕駛公交、出租等營運機動車的處罰力度則更大。而且,交通法還規定如果一年內醉酒后駕車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將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相關鏈接?
七種情況要拘留?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于以下7種交通違法行為規定了拘留的處罰:?
(一)對醉酒后駕駛機動車或營運機動車的(第91條)。?
(二)對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第99條第1款第1項)。?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夠成犯罪的(第99條第1款第3項)。 ?
(四)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第99條第1款第5項)。?
(五)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第99條第1款第6項)。?
(六)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第99條第1款第7項)。?
(七)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第99條第1款第8項)。
(文章原載于:青年報)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