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制定該司法解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司法文書送達程序是訴訟程序重要的組成部分,送達的有效性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的效率。近年來,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數量逐年增多,此類案件中存在的向當事人送達司法文書難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據統計,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域外送達司法文書的周期一般為一年,司法實踐中的“送達難”問題直接影響了人民法院對案件審理的效率,這一問題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視。最高人民法院從2003年開始即對該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從調研的情況看,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中向當事人送達司法文書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有關涉外案件司法文書送達方面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不完備,缺乏系統性、連貫性,有些域外送達的具體程序缺乏相應的法律規定,造成法律適用方面的空白;域外送達的各責任部門之間溝通不夠順暢,缺乏一定的協調配合,對于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人民法院內部對域外送達程序的管理機制不統一,送達效率不高,成功率低,等等。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該司法解釋,對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中帶有普遍性,又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作出規定,以進一步規范司法行為,提高司法能力。
問:該司法解釋適用于哪些案件?
答:《涉外送達規定》第一條強調本規定適用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需向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受送達人送達司法文書的情形,對于境外機構通過司法協助程序委托我國相關機構送達司法文書的情形,《涉外送達規定》暫不涉及。《涉外送達規定》適用的案件范圍包括人民法院審理的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即既包括了傳統的涉外民事案件,例如涉外的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案件,同時也包括了當事人在經濟貿易活動中發生的涉外合同、侵權等商事糾紛案件。另外,考慮到“司法文書”這一概念從外延上講比“訴訟文書”更為廣泛,且我國加入的1965年《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以下簡稱《海牙送達公約》)以及我國與許多國家簽訂的雙邊司法協助協定,均使用了司法文書的概念,故《涉外送達規定》中亦使用了司法文書的概念。
問:該司法解釋對現有法律規定有哪些補充完善?
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對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受送達人規定了七種送達方式,但從司法實踐看,有一些問題現有的法律規定仍然不能解決。比如,對于在我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受送達人在我國領域內出現時可否向其直接送達,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現《涉外送達規定》第三條對該問題予以了明確,即作為受送達人的外國自然人或者企業、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在我國領域內出現時,人民法院可以向其直接送達。另外,《涉外送達規定》第四條結合審判實踐,對于何為“有權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進行了明確,即“除受送達人在授權委托書中明確表明其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接收有關司法文書外,其委托的訴訟代理人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四)項規定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可以向該訴訟代理人送達。”同時,《涉外送達規定》第五條遵循《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五)項的規定,明確受送達人在我國領域內設立有代表機構的,人民法院向受送達人送達司法文書,可以送達給其代表機構。而對于受送達人的分支機構和業務代辦人,《涉外送達規定》強調經過受送達人的授權,人民法院才可以向其分支機構和業務代辦人送達。這是司法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是向受送達人在我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因此向受送達人的代表機構送達不需要受送達人的授權,而如果是受送達人的分支機構或者業務代辦人,則必須經過其授權,人民法院才可以向其送達相關司法文書。如果未經受送達人的授權即向其分支機構或者業務代辦人送達,顯然與《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相悖的。同時,《涉外送達規定》第六條還對適用《海牙送達公約》以及適用雙邊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作出了規定。我國已于1991年3月2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批準加入海牙送達公約的決定,公約自1992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海牙送達公約》可以說是目前國際上有關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域外送達方面最為完備的公約。從統計的情況看,我國依照《海牙送達公約》所規定的公約途徑送達相關司法文書,每年送達的總數量呈明顯的遞增趨勢。為了正確、及時、有效地執行海牙送達公約,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與司法部分別于1992年3月4日和1992年9月19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執行〈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有關程序的通知》和《關于執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具體規定了運用該公約設立的協助機制進行文書域外送達的程序。另外,我國就司法協助問題,其中包括司法文書送達問題,已經同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協定,為了正確執行我國與外國締結的司法協助協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88年2月1日發布了《關于執行中外司法互助協定的通知》。從目前情況看,我國與很多《海牙送達公約》的成員國亦都簽訂了雙邊的司法協助協定,為此,《涉外送達規定》第六條同時強調,如果受送達人所在國既與我國簽訂有司法協助協定,同時其所在國又是《海牙送達公約》的成員國,那么根據特別優于一般的原則,相關司法文書的送達應當依照司法協助協定的規定辦理。#p#分頁標題#e#
問:我們注意到該司法解釋對于如何認定不能適用公約、協定、外交途徑以及郵寄方式送達作出了規定,這主要是出于什么考慮?
答:由于司法實踐中通過公約、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或者通過外交途徑送達,以及通過郵寄方式送達,送達的情況往往難以把握,長時間得不到送達結果,從而使得司法文書送達問題長時間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影響了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效率。《涉外送達規定》第七條結合審判實踐,對于如何認定不能通過公約、協定規定的方式或者外交途徑送達作出了明確規定。這樣可以使得人民法院在一個相對確定的時間內對能否適用該種方式送達作出判斷,以便于在這種方式不能送達的情況下及時采取其他的送達方式,避免使得案件因為送達問題長時間地擱置而處于久拖不決的狀態。
問:該司法解釋相對于以前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一些有關涉外送達的司法解釋,有哪些新的規定?
答:《涉外送達規定》第十條借鑒《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內容,規定除本規定上述送達方式外,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收悉的其他適當方式向受送達人送達。這是一條新的規定。在國外,許多國家的法律已經認可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送達。在我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人民法院也已具備通過國際互聯網等方式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條件。當然,該條的適用必須慎重,應該嚴格把握兩點:一是必須是“適當”的送達方式,該送達方式不能違反受送達人所在國的禁止性規定,否則的話,判決是不可能得到其所在國的承認和執行的,而且如果采取的送達方式是受送達人所在國明確禁止的,還有可能涉及到侵犯他國司法主權的問題;二是如果適用其他方式送達,必須確認受送達人已經收悉。
另外,《涉外送達規定》第十三條結合審判實踐,對在受送達人未履行簽收手續的情況下,如何認定已經合法送達進行了規定。該條主要規定了兩種具體的情形,即一是受送達人書面向人民法院提及了所送達司法文書的內容;二是受送達人已經按照所送達司法文書的內容履行。該條第三項是一項兜底性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司法實踐中具體情況比較復雜,司法解釋中難以完全概括,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該項規定,在具體案件中具體把握。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