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釋義】
本條是關于環境概念的規定。
本法第一次正確界定了“環境”的定義、范圍,明確了環境法的調整對象,是環境法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的重要標志。
該“環境”的定義來源于環境科學上對環境的定義。環境科學上的環境是指圍繞著人群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種種自然因素的總體,又稱為人類環境。人類環境以人類為中心事物,包括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
該條采用結合定義的方式,即對環境的定義既包括抽象的概括,又有對具體環境要素的列舉。采用這種定義方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考慮到把環境作為法律的保護對象,其概念和范圍必須明確和具體,而不能用環境科學中水圈、生物圈這樣抽象、概括的概念,因此就以列舉的形式將其盡可能具體而又明確地列出;另一方面,還考慮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活動對自然界影響的范圍必將日益擴大,法律所保護的自然客體也勢必隨之而擴大。而列舉性規定雖然可以使法律上環境的含義和范圍更加明確和具體,但是不可能窮盡龐大而又復雜的人類環境的所有要素,因而還應以概括性規定對環境定義作出表述。可見,采取概括和列舉并用的方式規定環境的定義,既可將需要法律保護的各種主要的環境要素一并囊括,又有比較明確的范圍和界限,有助于解決環境問題,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9-03-12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3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