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 外交部對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認為不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的,可以要求請求國在三十日內提供補充材料。經請求國請求,上述期限可以延長十五日。
請求國未在上述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外交部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請求國可以對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該人的請求。
【釋義】 本條主要是關于外交部在審查引渡請求時對不符合要求的如何處理的規定。本條分為兩款。
第一款規定了外交部可以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并對補充材料的期限作了具體規定。本款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層意思:?(1)外?交部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的原因是,該國提出的引渡請求“不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節和引渡條約的規定”。不符合的情況主要有:引渡請求書未載明本法規定應當載明的事項,請求國未按規定提供足夠的犯罪證據材料以及有關被請求引渡人的身份材料,引渡請求書未經請求國的主管機關正式簽署或者蓋章,請求國未作出必要保證或者承諾,等等。(2)引渡請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的有關規定是由我國外交部認定,即外交部“認為”。當然,外交部在審查時應當依照本法和引渡條約進行,不是隨意認定。?(3)對?引渡請求不符合規定的,“可以”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這里規定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是指外交部有權決定是否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一般地,對于文件和材料欠缺情況不嚴重、不影響對引渡請求進行實質性審查或者決定的,外交部也可以不要求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4)請求國提供補充材料的時間為三十日,經請求國請求,可以延長到四十五日。這里規定“可以”延長,說明不是一經請求國請求,上述期限就自動延長,而是要征得我國外交部的同意。
第二款規定了以下兩層意思:(1)請求國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外交部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請求國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情況有兩種:一是不愿意提供;二是未能按時提供。無論是哪種情況,外交部都應當終止該引渡案件,不再對該引渡案件繼續進行審查或者作出決定。(2)"請求國可以對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該人的請求。”這是指在該引渡案件終止后,請求國仍然可以對該人以同一犯罪的理由提出引渡請求,我國外交部應當接受其再次提出的引渡請求并重新進行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孫際泉、牛克乾等的任免)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