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釋義】
當事人,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起訴和應訴,有相應的訴訟行為能力,能承擔訴訟后果的人。當事人可分為正當當事人和非正當當事人。
正當當事人,是指就特定的訴訟,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成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到案件判決的拘束的當事人。一般來說,對訴訟標的有管理權或者處分權的人是正當當事人。
本條規定的是當事人制度。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當事人。由于法人、其他組織是法律擬制的主體,必須有人代表它們參加到訴訟中,進行具體的訴訟行為,所以,法律規定它們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為其訴訟代表人。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8-51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4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五、六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領取營業執照的證券公司營業部是否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的復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