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央關于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壓縮社會總需求,控制消費基金過快增長,國務院重申各地區、各部門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工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國發[1985]115號),并結合當前情況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國家下達的工資總額計劃,各地區、各部門必須認真執行,并按隸屬關系落實到基層單位。各基層單位要根據國家核定的年度工資總額,編制工資基金使用計劃,經主管部門審核并經同級勞動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基金使用計劃會同人事部門)批準后列入《工資基金管理手冊》。開戶銀行據此監督支付工資。超過計劃規定數額的,銀行一律拒付。
《工資基金管理手冊》由勞動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發。
二、各企業、事業、機關、團體等單位,只能在本單位進行現金結算的開戶銀行設立一個工資基金專戶。所有工資支出都必須通過開戶銀行,從工資基金專用帳戶中列支。任何單位都不得坐支、套取現金發放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各級銀行要認真負責,嚴格監督。對違反國家現金管理條例的,當地政府和各級銀行要認真查處。
三、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企業,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工資與經濟效益掛鉤的基數和比例核定效益工資,并列入《工資基金管理手冊》;使用效益工資時,要適當留有結余,以豐補歉。沒有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下達的工資總額計劃執行。
企業由于經濟效益增減等原因,需要對國家下達的工資總額計劃作適當調整時,可由同級勞動部門在不超過國家下達給本地區、部門的工資總額計劃內進行調劑。開戶銀行按調整后的工資基金使用計劃予以支付。
各地區、各部門對國家下達的工資總額計劃不得突破。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追加工資總額計劃的,要按照勞動工資計劃的審批程序辦理。
四、事關全局的工資問題,由中央、國務院通盤考慮、統一部署。任何地區、部門和個人,無權自行提高工資區類別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以及增加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列支基本工資(包括津貼、補貼等);無權自行決定減征或免征工資調節稅、獎金稅;無權動用其他資金或采取其他辦法增加職工工資。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除應責令其立即糾正外,還要給予經濟處罰,并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者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要依法懲處。
五、對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工資基金,也必須加強管理。各地區要參照本通知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2018年修正
1970-01-01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1-21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