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民政局:
在去年由部里組織的全國民政系統民政行政法規執法檢查中,發現了一些執法好的典型,他們的經驗值得各地很好地學習和借鑒;同時也發現執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有效措施,認真改進。這對于提高民政行政法規的權威性和執法水平,都至關重要。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推廣好的經驗,克服執法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特作如下通知:
一、要采取多種渠道保障五保供養
要繼續堅持集體供養和分散供養相結合。有條件的地方,要有計劃地增加集體五保供養設施,逐步擴大集體供養的范圍。集體供養有困難的地方和單位,要因地制宜,搞好分散供養工作,采取不同渠道和不同辦法,使所在地區的五保對象全部落實供養工作。
要鞏固和發展五保集體供養。各地在開展五保供養工作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鞏固現有集體供養設施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拓寬集體供養領域,探索五保供養的新路子,開展“三個一”工程,即:每個鄉(鎮)建一所五保供養敬老院;設一個五保供養儲蓄所或基金會;興辦一個五保供養經濟實體。
五保供養工作要堅持國家、集體、社會和個人相結合的集資原則。各地要擴大五保供養的資金積累,也要注意發揮敬老院(所)的自身作用,走出一條以院養院的新路子。
要組織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分散五保供養工作。對那些一時達不到集體供養的地方,當地民政部門要積極組織社會有關方面的力量,建立五保供養服務中心,根據五保老人的生活需要,開展為老人送溫暖的服務活動,幫助五保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他們老而不孤、難而不愁,幸福地安度晚年。要注意總結和推廣這方面的先進經驗,表彰和獎勵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形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的社會風尚。
要認真做好五保老人的委托撫養工作。對那些身體較好、行動方便、能生活自理、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愿意由親友撫養的五保老人,民政部門要協助農村基層組織認真細致地做好撫養委托工作。要幫助五保老人選好撫養人,簽訂五保協議,明確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權利和義務。五保協議書要經主管部門的公證,彼此雙方都要認真履行協議,無論哪一方都不能違背協議和隨意中止協議。鄉民政助理員和農村基層組織,要做好經常性的監督和檢查,保證五保協議的全面履行。
為了盡快解決農村五保對象應保未保的問題,各地民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五保供養工作的領導,縣以上民政部門要有一位局級領導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力量檢查和抽查五保養工作的落實情況;鄉鎮領導和民政助理員,要分片包到村;村委會要包干到戶。要建立必要的責任制度,哪一級出了問題哪一級負責,就追究哪一級的責任。要根據未保人數的多少,制定落實規劃,爭取在近兩年內,采取集體供養和分散供養等多種做法,使每戶五保老人的晚年生活都能得到保障;讓他們同全國人民一道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從中感受到黨和國家溫暖,體會到社會主義的無比優越性。
二、要依法管理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貫徹落實。為了解決未經婚姻管理部門登記就自行結婚的問題,民政部門要會同基層組織進行一次普遍檢查,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深入宣傳《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和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要主動到婚姻登記管理部門補辦婚姻登記手續。要求自通知下發之日起,沒有進行登記的已婚青年,一律補辦婚姻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書,確定法律婚姻關系。對少數經反復教育拒不補辦婚姻登記手續的,則按違反《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給予處罰。
在婚姻登記工作中的搭車收費問題,是影響《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貫徹執行,造成婚姻登記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要根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建立婚姻登記管理制度,要讓法律規定的婚齡青年依法履行婚前登記。婚姻登記部門和有關單位,都不能借此巧立名目亂收費。婚姻登記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廉潔自律、依法履行職責。對亂收費和違法登記等問題,所在單位應當對婚姻登記管理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對屢教不改的,要進行調整,對情節嚴重的,要依法給予必要的行政處分。
要抓好婚姻登記檔案的管理工作。要逐步做到分鄉立卷,每個鄉鎮建立婚姻登記專柜,縣市建立婚姻檔案管理室。要加強對婚姻登記的監控工作,每個鄉鎮都要設立專職登記員,每個村設立婚姻信息聯絡員,發現違反《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現象和問題,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主管部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婚姻登記率和婚姻登記合格率,要努力達到兩個100%。
三、要開辟多種渠道落實軍人撫恤優待的規定
貫徹落實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對于軍定國安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總結推廣依法優待撫恤的經驗,保證國家對軍人優撫優待的規定得到真正的落實。要注意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適當增加撫恤優待的標準,使撫恤優待對象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優撫對象減免醫療費難的問題。民政部門要與衛生部門共同管好用好現有醫療專用經費,要明確優待項目,規定減免標準。為了解決醫療經費不足的困擾,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和反映優撫對象減免醫療費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建議地方財政隨著醫療費用的逐年提高,相應地增撥醫療減免經費的數額,使優撫對象的醫療得到保障。
要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解決優撫對象的醫療困難。為了減輕地方財政和基層經濟負擔,縣級民政部門要盡快建立擁軍優屬保障基金,擴大優撫醫療資金的來源,解決優撫對象看病和治病難的問題。要發揮好現有優撫醫療事業單位的作用,在可能的條件下,增加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水平,改善和管理服務質量,擴大接診和住院數量。要及時總結推廣部分地區興辦優撫診所和建立醫療保險的經驗,通過經營創收和保險服務活動,拓寬經費開支渠道,更好地落實優撫對象的醫療減免規定。
四、要采取新舉措做好退伍安置工作
國務院于1987年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對保證每年退伍士兵的妥善安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因該條例還是在以計劃經濟為主體的條件下制定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使企業勞動用工自主權與政府指令性分配退伍義務兵的做法發生了矛盾,給退伍義務兵的安置工作帶來了困難。退伍安置工作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新的安置舉措,適應改革的需要和形勢的發展。
要解放思想,探索新的安置辦法。有的地方實行了以政府指令性分配為主、安置部門推薦、被安置對象自薦和用人單位挑選相結合的安置辦法,使退伍義務兵多渠道、多途徑地得到了安置。這樣做,既發揮了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調動了安置主管部門的積極性,又滿足了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盡可能地照顧退伍義務兵的本人意愿,緩解了供需矛盾,縮短了安置周期。各地都可以借鑒這種安置辦法,保障退伍義務兵在當年依法得到安置。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包底安置”的辦法,以增加安置工作的透明度,排除來自多方面的干擾,避免安置工作的不正之風。
要建立退伍士兵安置服務機構,使安置工作納入法制的軌道。安置工作要適應勞動力市場發展的需要,有關部門要辦好安置退伍士兵服務中心,建立退伍士兵人才檔案庫,掌握社會用人的信息,為退伍士兵開展育才、薦才、用才一體化服務。地方財政要撥出一定數額的經費,主要用于退伍士兵待分配期間的管理教育和技能培訓等項開支。民政部門要積極做好協調工作,使有關部門對以退伍士兵為主體興辦的經濟實體,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扶持,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幫助他們解決資金不足和生產中的困難。要鼓勵城鎮退伍士兵自謀職業,對自愿到非國有企業就業的退伍士兵,當地政府要給予必要的支持,對他們自辦或合辦的經濟實體,要給予方便和優惠。
五、要嚴格依法管理公墓
嚴格依法管理公墓,對于搞好國土管理和殯葬改革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要嚴格控制公墓的發展。在貫徹《公墓管理暫行辦法》的同時,要認真執行中共中央關于喪葬改革的決定。要向群眾深入進行移風易俗的宣傳教育,轉變“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提倡集體修建簡易骨灰堂。對現有公墓要加強管理工作,劃定的墓界不得向外擴展,努力使公墓降低到最低限度。要加強對公益性公墓的管理工作,要徹底清除亂埋濫葬的墓地,限期將其骨灰遺體移入公墓。農村基層組織對公墓要盡到依法管理的責任。
興辦公墓要嚴格申報審批制度。有些地方為了搞創收,違反《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未報經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私建經營性公墓。這不僅使當地減少了耕地面積,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而且影響了殯葬改革,也影響了公墓的依法管理。各地民政部門要認真檢查我部制定的《關于清理整頓非法經營性公墓的通知》的貫徹情況,對占用耕地亂建的公益性公墓和未經報批非法私建的經營性公墓,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進行清理整頓。該取締的堅持予以取締,決不遷就。
要加強公墓管理的監督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要制定《公墓年度檢查驗收辦法》,并將檢查驗收情況向社會公布。要讓群眾了解哪些公墓是合法的,哪些公墓是非法的,讓公墓的興建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促使公墓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各地要研究民政工作依法行政的新政策。各地針對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以保證民政行政法規的全面貫徹落實,開創民政工作依法行政的新局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一號
201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