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30130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我部(93)財商字第170號《關于國有商業、糧食企業實施新的財務制度若干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下發后,國有商業(含飲服)、糧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在貫徹執行過程中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銜接問題,需要加以明確。經研究,現就有關問題補充規定如下:
一、資本金出現負數處理問題企業按國家規定調帳時,以資本金不出現負數為原則。對少數企業按國家規定在新老制度銜接轉帳中出現的負數,應視性質區別處理:屬于固定基金、流動基金、更新改造基金等資金出現的負數,轉入資本公積金掛帳處理;屬于生產發展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調劑基金、后備基金以及從留利中提取的承包風險基金等資金出現的負數,轉入盈余公積金掛帳處理。
二、職工福利基金按規定沖抵后仍是紅字的處理問題企業按(93)財商字第170號文規定的專用基金沖抵職工福利基金赤字,以允許沖抵的專用基金余額不出現赤字為原則。職工福利基金如按規定沖抵后仍是紅字的,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后按職工福利費開支的性質分別處理:屬于醫藥費等方面的支出,轉入流動負債掛帳處理;屬于職工集體福利設施方面的支出,轉入公益金掛帳處理。
三、彩電特別消費稅、國產化基金掛帳處理問題根據國務院國辦發〔1990〕11號文件規定,從1990年3月15日起,調低國產彩電的特別消費稅、取消在價外征收的國產化基金,對3月15日商業企業庫存國產彩電中已征收特別消費稅和國產化基金部分的退稅和退基金問題,在清理核實庫存數量的基礎上,原則上應由稅務部門退稅、工業生產企業退基金。新制度實施后,商業企業對稅務部門和工業企業仍未退足的彩電特別消費稅、國產化基金,應繼續催促稅務部門和企業按國務院文件規定退補。對稅務部門確實無法退補彩電特別消費稅造成的掛帳,企業在調帳時沖抵盈余公積金;對工業生產企業尚未退補國產化基金造成的掛帳,企業在調帳時作其他應收款處理。
四、新老制度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定不一致的折舊處理問題企業執行新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后,對按老制度規定還未提足折舊、但按新制度規定折舊年限已到期的固定資產,應按新制度規定折舊年限計算的折舊率繼續提取折舊,直到提足應提折舊為止。
五、試營業期間固定資產作價、折舊處理問題企業在試營業期間,對已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新制度規定計價轉入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對雖已交付使用(試營業)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工程,應估價轉入固定資產,同時計提折舊,竣工決算辦理完畢后,按決算數調整原估價和已提的折舊。
六、新制度沒有明確列支渠道但國家規定允許開支的費用處理問題新制度實施以前,國家允許企業列支的一部分費用,新制度沒有明確列支渠道,這些費用主要有:企業繳納的團體會費(包括各種學會、協會、研究會會費)、辦公費、微機聯網安裝費、電話初裝費、家屬委員會經費、城市煤氣管理費、暖氣管理費、企業搬遷費、獨生子女保健費、落實政策補發工資等。新制度實施以后,企業對經政府或財政部門允許開支的上述費用,區分性質分別處理:團體會費、辦公費、微機聯網安裝費、電話初裝費、家屬委員會會費、城市煤氣管理費、暖氣管理費、獨生子女保健費等,可以在企業管理費用中列支;企業搬遷費、落實政策補發工資等,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
七、1991年一次性專項處理庫存商品財務處理與新制度銜接問題新財務制度實施后,財政部(91)財商字第72號文件仍繼續執行。商業企業按實際處理商品的銷售額歸還銀行貸款。對歸還的這部分貸款,在1994年3月底以前,企業仍可繼續比照國家規定的貸款利率虛提利息,計入財務費用。專項削價損失全部處理完畢后,企業在規定期限內虛提的利息如有多余,其多余部分,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一部分轉增國家資本金,一部分轉增盈余公積金。
八、企業遞延資產攤銷期限問題企業遞延資產要合理攤銷,除開辦費外,其余遞延資產攤銷期限原則上不長于5年,對數額較大攤銷期限確需延長的,要報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但一般不得長于10年。
九、停薪留職人員上繳企業收入處理問題新制度實施后,企業停薪留職人員上繳企業的各項收入,列入營業外收入。
十、壞帳損失審批權限問題企業實施新財務制度以前的應收帳款,應進行清理分析,屬于三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單獨反映,其中確實不能收回的,以及以后新發生的逾期三年確實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是否列作壞帳損失,其決定權可以適當下放一部分給企業,具體標準和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十一、“兩金”征繳及財務處理問題新制度實施后,企業征繳能源交通重點基金和國家預算調節基金按財政部(92)財綜字第190、192號和(93)財綜字第78號文件規定執行。即實行稅利分流和規范化股份制的商業、糧食企業按財政部(92)財綜字第190、192號文件執行;其余的商業、糧食企業按財政部(93)財綜字78號文件執行。企業按規定繼續交納的“兩金”,在稅后利潤中支付。
十二、新制度實施后,企業利潤分配處理問題企業執行新的財務制度,繳納所得稅后的利潤按《商品流通企業財務制度》、《旅游、飲食服務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順序進行分配。企業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后,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積金。公益金提取比例不得高于盈余公積金的提取比例。企業是否向財政分配利潤,由企業隸屬的主管財政機關確定。
十三、聯營企業利潤分配及繳納所得稅處理問題新財務制度實施后,聯營企業利潤一律實行“先稅后分”辦法,原“先分后稅”辦法停止執行。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果聯營企業所得稅率低于投資方企業,投資方分回的利潤應按規定補交所得稅;如果聯營企業所得稅率高于投資方企業,投資方分回的利潤不得退還所得稅;如果聯營企業所得稅率與投資方企業一致,但由于聯營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后實交稅率低于投資方企業,投資方分回利潤不再補交所得稅。
十四、企業的國庫券利息收入處理問題企業認購國庫券所得利息收入,作為投資收益處理,按規定免交所得稅。
十五、公益金使用范圍問題按新財務制度規定,公益金主要用于企業職工集體福利設施支出,不能用于彌補職工福利費的不足。
十六、1993年1-6月份利潤處理問題企業1993年1-6月份的經濟事項仍按老財務制度處理,6月底除了按國家有關銜接文件規定進行調帳外,不能對利潤進行清算。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十七、糧食企業1993年6月底以前和以后發生超虧處理問題對糧食企業1993年6月底以前發生的虧損,應分清責任,確屬應由糧食企業自行彌補的超虧部分,轉入未分配利潤,用負數反映,按新制度規定用企業以后年度利潤彌補。新制度執行后,全國糧食價格已基本放開,財政部門應嚴格分清糧食企業的政策性虧損與經營性虧損,并按科學、合理的原則核定補貼,糧食企業在財政補貼之外再發生超虧,應由企業用以后年度利潤彌補。
十八、承包經營責任制與新制度銜接問題新制度實施后,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如完不成上交任務,應用盈余公積金彌補,當年盈余公積金不夠彌補的,作為未分配利潤,以負數反映,用以后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積金彌補。
承包企業繳納所得稅、上交財政承包任務后的利潤分配,按新制度規定執行。
十九、企業購買、出售職工住房及職工住房制度改革的財務處理問題新制度實施后,企業購買、出售職工住房以及職工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財務處理,按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財政部、、建設部聯合頒發的(92)財綜字第31號、財政部(92)財綜字第114號文件以及財政部(93)財綜字第95號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