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為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對對外經濟合作企業的財務會計監督作用,進一步提高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質量,根據《國務院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16號),在總結近幾年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外經濟合作企業會計報表質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16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以下對外經濟合作企業(以下簡稱外經企業):
(一)國有對外經濟合作企業;
(二)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對外經濟合作企業。
第三條 對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實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工作,由外經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組織實施,注冊會計師協會予以配合。
第四條 外經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自主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以下統稱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
第五條 外經企業應與符合規定的會計師事務所簽訂業務約定書,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第六條 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不承擔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
外經企業不得委托本企業主管部門興辦的會計師事務所承辦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
第七條 外經企業應根據國家的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財政機關有關企業年度財務決算編制工作的要求,認真做好年度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連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一并報送主管財政機關,并按主管財政機關確認的批復文件調整。
第八條 在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中,外經企業應積極主動配合,向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所需的財務、會計帳表等資料,并承擔相應的會計責任。
第九條 外經企業應按業務約定書的要求,及時、足額支付審計費用。實際支付的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第十條 接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進行審計,按業務約定書的要求完成審計工作。
第十一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承辦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必須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業資格,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承辦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設立并執業兩年以上,且具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承辦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其注冊會計師應在15名以上,專業助理人員在30名以上,職業風險基金和事業發展基金之和在150萬元以上,并且在近3年內沒有發生違法執業行為。
(三)承辦審計業務的注冊會計師,應是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取得執業資格,依法年檢合格,專業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的專業人員。
第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外經企業委托后,應于簽訂業務約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將業務約定書及符合審計資格證明材料的復印件,報外經企業主管財政機關和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第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按照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對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并按業務約定書的要求及時出具審計報告,對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嚴格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對外經企業境外業務采取送達審計,以企業提供的境外業務會計報表和有關會計資料為依據;對境內業務采取實地審計,并抽查至少20%的子公司的會計報表。
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對外經企業有關財務會計處理事項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應要求外經企業按國家規定進行調整;對外經企業拒絕調整的事項,且注冊會計師認為該事項屬于重大事項的,應當依據執業規范的要求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對外經企業示意作不實或不當證明以及提出其他不合理要求的,注冊會計師應予以拒絕;對外經企業故意不提供會計資料和文件,影響注冊會計師正常審計的,注冊會計師應對涉及的有關事項提出保留意見。
第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應當根據主管財政機關的要求,對下列內容予以重點說明:
(一)會計報表的匯總范圍。
(二)外經企業總部發生的綜合性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在境內、外業務之間分攤的標準和比例。
(三)外經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包括因毀損、報廢、戰爭、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固定資產損失;因盤虧、庫存損耗、貪污被盜、自然淘汰、戰爭、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存貨損失;壞帳損失;中途轉讓或到期收回的投資損失;因承擔連帶經濟責任而發生的對外擔保損失。但外經企業在入帳處理時已委托審計的,不再審計。
(四)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匯兌損益、待處理財產損益的主要內容及其會計處理方法。
(五)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情況。
(六)投資損益、營業外支出、費用開支等方面有關納稅調整情況。但外經企業在納稅時已委托審計的,不再審計。
(七)主管財政機關要求的其他重要事項。
第十七條 具備資產評估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外經企業的委托,除按本辦法規定出具審計報告外,還可以按國際慣例評估其商譽、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并出具僅限于對境外使用的審計報告。
第十八條 外經企業主管財政機關要認真做好外經企業年度財務報告的批復工作。審批時,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以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為依據,但不得以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代替報表批復。
在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批復前,主管財政機關認為審計報告不符合本辦法規定要求的,可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或重新審計。
第十九條 對已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主管財政機關應建立復查制度,復查比例不低于10%,以驗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
第二十條 外經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有弄虛作假行為或拒絕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示意作虛假或不實報告,妨礙注冊會計師辦理審計業務的,由主管財政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第二十一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出具不實或內容虛假審計報告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發生違紀、違規行為,或因執業質量等原因提供的審計報告連續2年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不得再辦理外經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主管財政機關可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
2018-10-26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2008-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