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鐵路車輛是完成鐵路運輸的重要設備,為適應鐵路運輸需要和發展的要求,鐵路車輛必須質量良好、性能可靠。
第二條 根據《鐵路技術管理規程》,對鐵路車輛及重要配件須經鐵道部指派的驗收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條 鐵路車輛、配件的驗收工作是鐵路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鐵道部一貫堅持和不斷強化驗收制度。
第四條 鐵路車輛、配件的驗收部門,是經鐵道部授權按照國家、鐵道部和有關行業的法規、標準、規章進行質量監督的派駐機構,對生產企業的生產資格進行認證,對產品進行驗收并對其質量管理進行監督,發生重大質量糾紛時進行仲裁。
車輛驗收人員是代部驗收車輛、配件的代表,驗收人員必須堅持質量第一,以質量保安全和獨立、嚴謹、公正、科學的原則,認真履行監督、認證、驗收、仲裁的職能。
第二章 驗收工作的組織機構
第五條 鐵道部運輸局是全路車輛、配件質量監督、認證、驗收和仲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運輸局內設專門機構(車輛管理驗收處)負責日常工作。
第六條 在各鐵路局、工廠分別設立鐵道部駐局、工廠車輛驗收室。它是鐵道部派駐各局、廠的專職驗收機構。部駐廠車輛驗收室在鐵道部領導下、部駐局車輛驗收室在鐵道部業務指導下,負責管理和執行廠、段及配件驗收工作。
在各車輛段、局屬車輛配件廠設鐵路局駐段(廠)車輛驗收室,在部駐局車輛驗收室領導下,具體執行車輛、配件的驗收工作。
第七條 各級驗收室人員編制須貫徹“精干、高效”的原則,以驗收產品的品種、項目、數量,產品科技含量及復雜程度等因素確定。
部駐廠驗收室設主任、主任驗收員和驗收員;部駐局驗收室設主任、主任驗收員或驗收員。
部駐廠驗收室定員的確定,由各工廠與駐廠驗收室查定定員,報鐵道部核備。部駐局驗收室定員由駐局驗收室會同駐在局有關部門按有關文件查定,由鐵路局審批,報部核備。
局駐段(廠)驗收室主任、主任驗收員和驗收員,其定員由鐵路局會同鐵道部有關部門核定,并報部核備。
部駐局、廠,局駐段、廠驗收室主任驗收員、驗收員在驗收室主任領導下工作。
第三章 驗收人員的基本職責
第八條 各駐局、廠的驗收人員是鐵道部派駐各局、廠對駐在單位質量管理進行監督,對造、修車輛、配件進行驗收的代表。各級驗收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鐵道部規定的驗收范圍,依據國家或部頒質量法規、標準、有關技術條件(規章、規則)、標書、合同等實施對車輛、配件的驗收工作。不合格產品和未按認證程序生產的產品,不得簽收出廠(段)。
第九條 各廠、段必須指定專人向驗收室交驗竣工產品。認真執行新造、改造車及新產品開發的首批首輛(件)鑒定制度和廠(段)長親自交驗的規定。
第十條 車輛、配件驗收分全數驗收、抽樣驗收和復驗三種形式。監督抽查按《鐵路車輛零部件和原材料質量監督驗收范圍》和驗收規則規定范圍執行。
貨車全數驗收產品有:車輛落成、鋼結構、罐體(低壓)、輪對、轉向架。
抽驗產品有:車鉤、緩沖器及其配件;車輪、車軸、檢修軸承、軸端螺栓及軸承配件;側架、搖枕、枕簧、承載鞍、貝氏體斜楔、側架磨耗板、制動梁;三通閥、分配閥、控制閥及其零件;各種閥門、塞門、閘瓦間隙自動調整器、制動軟管總成等。
復驗產品有新造、大修軸承、制動梁端軸、車軸鋼坯、彈簧鋼、型鋼板材、軸承潤滑脂、油封、通用車軸油等。
客車全數驗收產品有:車輛落成、轉向架、構架、搖枕、搖枕吊軸(托梁)、搖枕吊(桿)、輪對(包括各齒輪箱、制動盤)、鋼結構。
抽驗產品有車鉤、緩沖器及其配件;車輪、車軸、檢修軸承,軸端螺栓;各類彈簧及減震器、抗側滾扭桿、制動梁、制動盤;三通閥、控制閥及其零件、各種塞門、閥門、制動軟管總成、閘瓦間隙自動調整器;車軸發電機(包括配電箱)、發電機控制屏;防滑器、門鎖及其零件、上心盤、前后從板座等。
復驗產品有:型鋼和板材、玻璃鋼制品、新造軸承、軸承潤滑脂、彈性定位套、車鉤復原裝置、空調機組、柴油發電機組、電熱器、軸溫報警器、控制箱及各種燈具等。
第十一條 驗收人員在驗收中發現的故障應即提出回修通知書“車統—93”,并按不合格統計。廠、段長應指定專人負責消除故障后,才能報竣工。
第十二條 依據有關規定和標準抽查、驗收造修車輛、配件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按照GB/T19000系列標準有關條款,參加生產企業對分供方的評價(對配件擴散廠家生產能力、產品質量水平的審查與認證)。
第十三條 對入線檢修車修程、報廢車輛及報廢重要配件進行鑒定。
第十四條 參加客車、機保車有關取暖、給水、空調、電氣、柴油發電機組、車電照明和有關機組性能試驗。
第十五條 在授權和委托情況下,參加進出口鐵路車輛、配件監造。
第十六條 客車、有配屬貨車的接車人員到廠、段后,要立即向駐廠、段驗收室報到。在廠、段期間,受驗收室的領導,遵守工廠、段各項制度。接車人員提出的質量問題,要通過驗收室解決。廠、段方和接車人員發生爭議得不到解決的問題,由驗收室負責仲裁。
第十七條 各駐局、廠、段驗收室每月應以書面和網絡傳輸方式逐級向上級驗收室匯報工作,重點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
第十八條 驗收人員除執行上述職責外,還應根據不同情況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按照GB/T19000系列標準有關條款,參加生產企業的設計評審,設計認證。參加新產品的試制、試驗與鑒定。
2.參加返廠、段車分析鑒定。
3.參加由于質量問題而引起事故分析會議。
4.參加駐在單位的質量攻關,質量改進活動。
5.參加車輛造修關鍵試驗設備的性能校驗和監督。
第四章 驗收人員的選任
第十九條 驗收人員應選派政治思想好,作風正派,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具有質量管理知識、通曉車輛及相關專業知識,并有一定的制造、檢修、運用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
部駐廠驗收室主任要由處職(副廠級)具有大本以上學歷或高級工程師擔任。部駐局驗收室主任要由副處職并具有大本以上學歷或高級工程師擔任。
部駐局、廠主任驗收員要由科職(科級)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干部擔任。局駐段(廠)驗收主任要以副段(廠)職,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干部擔任。
部駐廠驗收員應具備大專以上學歷,駐段(廠)驗收員應具備中專以上學歷。
第二十條 駐廠車輛驗收人員之任免、調轉、獎懲等事宜由鐵道部運輸局負責。其中駐廠驗收室正、副主任的任免由鐵道部運輸局報鐵道部人事司審批并辦理手續。工資調整等由駐廠驗收室按照駐在單位工資調整等有關辦法辦理,報鐵道部運輸局審批。
第二十一條 部駐局和局駐各車輛段、局屬工廠驗收人員的任免、調轉、獎懲、工資調整由各該鐵路局負責。
第二十二條 驗收人員必須熟知下列有關規程、技術文件及相關知識:
(1)國家質量法規、GB/T19000系列標準;
(2)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有關部分;
(3)車輛造修、改造有關圖紙、技術條件;
(4)車輛檢修規程、驗收有關規則;
(5)主要零、部件制、修技術條件;
(6)車輛和配件的造、修工藝規程;
(7)各種檢查、測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8)車輛修程鑒定,機組及零部件質量檢查,性能試驗,故障判斷及有關統計分析報表的填報;
(9)計算機基礎知識,并可操作運用;
(10)認真鉆研有關新技術,了解鐵路車輛及相關專業發展的趨向。
第五章 工作方法、作風
第二十三條 驗收人員應嚴格遵守“車輛驗收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充分發揮“監督把關,預防控制,信息反饋”作用,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確保行車安全。
第二十四條 驗收人員要經常深入現場了解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中的中間抽查工作。對重大質量問題或慣性質量問題,以“車統-92”向廠(段)長提出改進建議。
第二十五條 驗收人員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講究方法,正確執行質量標準。廠、驗雙方,驗收室之間要加強信息溝通,團結協作,做好驗收工作。
第二十六條 各級驗收人員要如實向上級反映驗收工作中的問題,并積極提出自己對問題的處理意見。
第六章 驗收員與駐在單位的關系
第二十七條 各級驗收人員都要模范遵守國家法令,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自覺遵守駐在單位各項紀律和制度。部駐局、廠驗收室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團、工會的組織關系和活動由所在鐵路局、工廠黨委領導。人事檔案管理等委托駐在單位管理。
第二十八條 提高產品質量,保證使用安全是驗收人員與廠、(段)長的共同職責,雙方應經常交換意見,不斷采取措施,改進工作。質量監督驗收是鐵道部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的一種形式,不意味著能解除生產廠家和組裝廠家對產品質量應負的責任。
第二十九條 駐局、廠、段驗收室主任要定期向所在單位的黨委匯報工作并與駐在單位領導交換意見。每季(月)廠(段)驗共同主持召開一次廠(段)驗聯席會議。廠(段)驗雙方都負有維護廠(段)驗聯席會議決議嚴肅性的責任。
第三十條 各單位對駐局、廠(段)驗收人員應提供辦公、通訊、交通條件,驗收必備技術資料、檢測工具、辦公用品、勞動保護用品等。驗收人員的福利事項應按照駐在單位同級人員辦理。部駐鐵路局各單位驗收經費由駐在局車輛處財務代管,部駐廠驗收經費設專人管理。要在部財務司和運輸局下達的經費計劃目標內嚴格控制各項開支。年終將實際支出報部運輸局,運輸局匯總審核后向財務司清算。對于超標準、超范圍的支出項目由駐在單位列支。
第三十一條 駐在單位向驗收室提供的圖紙文件、技術資料等,屬于商業秘密,驗收人員均負有保密責任,不得泄密。
第七章 工作制度與紀律
第三十二條 各驗收室要定期召開業務會議和民主生活會議,研究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揚民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形成一個嚴謹、務實、團結、奮進的集體。
第三十三條 加強組織觀念,堅持按程序驗收。車輛重要零部件必須經驗收合格填發合格證后,方允許裝車使用。對供外大型部件要對駐在單位的銷售合同進行審查。對驗收中發現有爭論不得解決的問題,堅持逐級請示和報告制度。
第三十四條 各級驗收室要結合具體工作制定明確的崗位責任制,由驗收主任主持定期考核,按“車輛驗收獎懲辦法”對成績顯著者給予必要的表揚和獎勵;對不負責任,玩忽職守,失職瀆職,擅自將質量不合格的車輛簽收出廠、段者,將根據具體情節給予必要的批評或處分;要對非主觀原因造成錯、漏驗引起嚴重后果負相應責任。
第三十五條 驗收竣工車必須附有驗收記錄“車統-1”“車統-33”。不經驗收員簽收的車輛不許出廠(段)。不許報完成任務,財務不予清算。
第三十六條 各級驗收人員必須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由上級驗收室定期進行業務考核。
第三十七條 各級驗收人員均應堅守崗位,各單位不得抽調驗收人員做其他工作,如確因工作需要,必須抽調時,需征得上一級驗收室同意,并由所在單位指派具有同等能力的人員暫時代替其驗收工作。驗收人員因公外出,經驗收主任批準,由駐在單位給予辦理公用乘車證等事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博物館條例
2015-02-09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