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于印發《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指導意見》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02 · 8343人看過
河北山西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小麥條銹病是影響我國小麥生產的第一大病害,具有發生區域廣、暴發性強、流行頻率高、危害損失重等特點,嚴重威脅著我國小麥生產安全。為進一步貫徹全國植物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統籌規劃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工作,加大源頭治理和綜合防控力度,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農 業 部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三日 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指導意見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突發性、大區流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甘肅、四川、陜西、湖北、重慶、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貴州、云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小麥主產區,常年發生面積6000-8000萬畝,一般發生區可損失產量10-20%,嚴重流行區可達30%以上,嚴重威脅著我國小麥生產安全。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十分重視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早在1964年,周恩來總理提出要像對付人類疾病一樣來抓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1965年,國務院發文批轉《農業部關于小麥條銹病防治方案》,農業部和有關省份相繼成立了小麥條銹病防治指揮部。在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和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小麥條銹病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基本摸清了其發生與流行規律,初步建立了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防控機制,研發推廣了一系列綜合防控技術,較好地控制了小麥條銹病暴發危害局面。但是,由于菌源地面積大、主栽品種抗源背景單一、高致病性生理小種(條中31號、條中32號)相繼產生以及氣候和環境條件變化等,小麥條銹病暴發流行和嚴重危害的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性解除。   為進一步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統籌規劃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工作,加大源頭治理和綜合防控力度,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特制定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指導意見。   一、重要意義   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夏季糧食作物的80%以上。小麥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頭季,也是夏糧主產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其產量直接影響糧食市場價格和農民種糧收入。同時,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人民生活的主要口糧,也是我國短缺的糧食品種,目前國內生產仍滿足不了消費需求,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彌補國內生產不足。發展小麥生產、提高小麥自給水平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小麥條銹病是影響我國小麥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科學有效的綜合措施,搞好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工作,實現可持續控制,直接關系到小麥增產、農民增收,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此外,通過越夏菌源區中長期治理,調整種植結構,推廣抗病品種,實施生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等綜合措施,可以發展特色農業,優化種植結構,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減輕環境污染,有利于推進資源節約型農業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   二、思路和目標   (一)基本思路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針,建立小麥條銹病持續治理機制,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分區治理、綜合防治”策略,以越夏區治理為基礎,以冬繁區控制為關鍵,以流行區預防為重點,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二)技術路線   以生態區為單元,配套組裝關鍵防控技術。堅持科研和推廣相結合,進一步明確小麥條銹病流行規律和區域分布,加速培育和合理布局抗病品種;堅持試驗和示范相結合,試驗先行,示范為重點,建立不同生態區小麥條銹病綜合治理配套技術體系;堅持培訓和宣傳相結合,通過舉辦培訓班,編印宣傳材料和組織現場會等多種形式,提高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堅持專業防治與群眾防治相結合,扶持發展多元化、社會化專業防治組織,提高科學防治水平。此外,還要建立與技術路線相適應的物資保障體系,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總體目標   力爭到2010年, 基本實現80%常發縣(市)開展病情電視預報,長、中、短期預報準確率分別達到85%、90%和95%以上;顯著降低條銹病流行頻率和強度,年均流行面積控制在5000萬畝以下,專業服務組織防治的面積比率提高20個百分點,達到30%以上,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6%以下。到2015年,基本實現所有小麥條銹病常發縣(市)開展病情電視預報,長、中、短期預報準確率分別達到88%、93%和98%以上;進一步降低條銹病流行頻率和強度,年均流行面積控制在4000萬畝以下,專業服務組織防治的面積比率再提高20個百分點,達到50%以上,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4%以下。各區域具體目標如下。   越夏區:改造小麥條銹病新小種產生的策源地(隴南海拔1400-2000米麥區,川西北1800-2800米麥區),減少核心越夏區小麥種植面積20%左右。抗病品種種植比例70%以上,藥劑拌種(包衣)率80%以上,專業服務組織防治的面積比例達到30%以上,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10%以下。   冬繁區:小麥抗病品種種植比例60%以上,藥劑拌種(包衣)率90%以上,專業服務組織防治的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   流行區:小麥抗病品種種植比例50%以上,專業服務組織防治的面積比例達到60%以上,發生區平均為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下。   三、技術措施   小麥條銹病重點治理區域為甘肅、四川、陜西、湖北、重慶、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貴州、云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病害發生規律,劃分為三大區域,即西部高寒越夏區,中西部低山盆地冬繁區和黃淮海平原流行區。針對不同區域的發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一)越夏區   我國小麥條銹病越夏區主要包括西北越夏區(甘肅、青海、寧夏)、川西北越夏區(甘孜、阿壩、涼山等)、云南越夏區(中部、西部及西北部等)、新疆越夏區(伊犁、阿克蘇喀什等)和其它越夏區(山西北部高原、陜西南部及關中西部、湖北西北部和貴州西部等)。該區域常年種植小麥2000萬畝左右,其中西北和川西北是小麥條銹病菌核心越夏區,是源頭治理的重點。   1、改造越夏基地。利用生物多樣性技術減少菌源地面積。在病菌新小種產生的策源地(隴南海拔1400-2000米麥區,川西北1800-2800米麥區)實施退麥改種,因地制宜發展油菜、豆類、薯類、中藥材、蔬菜、青稞等作物,逐年減少高海拔區域小麥種植面積。   2、優化品種布局。種植與冬繁區和流行區抗病遺傳背景差異大的小麥品種,采取多抗源品種布局,延緩病菌變異。推廣適期晚播,避開病菌侵染高峰期。   3、鏟除自生麥苗。在常規冬麥種植地帶要引導農民做好下茬作物規劃,減少因撂荒致使散落田間麥粒形成自生麥苗。在休閑地自生麥苗產生菌源的關鍵時期(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地深翻或鏟除(7月下旬及以前收割的麥田應耕翻或鏟除兩次),有效減少菌源。   4、科學用藥防治。推廣小麥藥劑拌種,降低秋苗感染率和減少早期菌源。根據病情監測,在秋季和春季小麥條銹病發生期實施帶藥偵察、早期預防,控制發生面積和程度,有效減少外傳菌源量。   5、加強監測預警。開展病菌生理小種變異和主栽小麥品種抗病性監測,搞好小麥條銹病發生動態監測和預警預報,提高測報準確率,為綜合防控和應急防治提供決策依據。   (二)冬繁區   我國小麥條銹病冬繁區主要包括四川盆地、陜西南部、河南南部、重慶、湖北西北部、貴州、云南等地的低山、河谷、山壩或平原。在這一區域,小麥條銹病菌不但能順利越冬,而且還可以在冬小麥上生長繁殖,是病菌越冬的關鍵地區,也是當地和流行區小麥條銹病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地。該區域小麥種植面積約3000萬畝,是降低大面積流行強度的關鍵治理區域。   1、選用抗病品種。淘汰近年來生產上嚴重感病的品種,種植與越夏區和流行區不同抗源的抗病品種。根據生態區域特點,每個生態區域推廣種植不同抗性品種5個以上。   2、合理作物布局。提倡多抗源品種布局,增加品種抗病遺傳多樣性,防止品種單一化。結合旱地改制,推廣小麥與大麥、蠶豆、蔬菜、玉米、馬鈴薯等其他作物的間作和套作。   3、加強系統監測。加強田間病情調查,掌握發生流行動態,系統監測病菌致病性、抗藥性和主栽品種抗病性,及時發布病情預報,為大面積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4、科學用藥防治。開展小麥藥劑拌種和秋季發病防治,減少春前菌源。春季以控制發病中心和中心病團為重點,選擇高效低毒的三唑類殺菌劑,帶藥偵察,打點保面,控制本地發生面積和程度,減少外傳菌源量。   (三)流行區   我國小麥條銹病流行區主要分布于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大部冬小麥種植區,是我國優質小麥主產區和最重要的小麥商品糧基地。該區域常年種植小麥2億畝左右,是防控的重點。   1、推廣抗病品種。推廣種植與冬繁區、越夏區不同抗源的抗病品種。根據生態區域特點,每個生態區域推廣種植不同抗性品種3個以上。   2、加強監測預警。準確掌握冬繁區病情發生發展動態,強化田間監測調查,結合本地氣候變化情況,及時發布中、短期預報,做到早發現、早預警。   3、開展科學防治。大力推廣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苗期采取“帶藥偵察,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等措施,控制發病中心和中心病團,防止小麥條銹病大面積迅速擴散蔓延。中后期加強應急防治,控制小麥條銹病大面積流行危害。   四、保障條件   (一)加強組織領導。小麥條銹病是大區流行病害,其有效監測和防控是一家一戶難以做到的,也是跨地區、惠及廣大農民的公共服務。小麥條銹病是突發性農業生物災害,已納入社會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范圍。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小麥條銹病中長期治理納入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成立政府主管領導牽頭,農業、財政、發改、科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小麥條銹病防控應急預案,落實防控資金、物資和技術力量,確保中長期治理工作順利進行。   (二)開展攻關研究。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組織農業科研、教學、推廣(植保)機構,整合和加強技術力量,利用現代技術和設備,及時監測和掌握小麥條銹病發生動態,科學勘測越夏區、越冬區的界線和范圍,大力開展小麥條銹病災變規律、病菌致病性和品種抗病性變異規律及其監測預警和綜合治理技術等攻關研究,并根據氣候、環境、耕作、栽培等因素的變化,不斷進行綜合技術的組裝集成和示范推廣,提升中長期治理工作的科技支撐能力。   (三)搞好服務指導   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組織小麥品種審定過程中,要加強品種抗病性鑒定和風險評估,并把抗病性作為品種審定的重要指標之一,促進小麥抗病育種。各級農業部門在指導小麥生產過程中,要搞好品種合理布局和更換規劃,避免長期連年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或遺傳背景相同的品種。要組織植保機構建立小麥條銹病綜合防治試驗示范區,大力開展防與不防、單一技術與綜合技術的對比試驗示范,通過現場會、農民田間學校、明白紙和廣播電視等及時發布病情信息和防治技術,扶持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防治組織,為農民提供技術、物資和勞務相結合的防治服務。同時,在小麥病蟲害防治用藥的關鍵季節,組織開展有關農藥監督抽查活動,依法打擊制售假劣農藥行為。   (四)增強監控能力   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繼續實施植物保護工程,完善小麥條銹病監測預警防控體系和相關基礎設施,建立小麥條銹病系統調查田和定點觀測圃,組織開展病情電視預報,提高病情測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發〔2006〕30號)有關精神,保證各級公共植保機構履行小麥條銹病監測、預報、防治及其關鍵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等公益性職能所需經費,并納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同時,爭取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確保小麥條銹病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實現中長期治理的目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偉

張偉

執業證號:

15108201310137423

四川同方正律師事務所廣元分所

簡介:

張偉律師,四川師范大學法學本科畢業。2013年開始執業,具有法學和工程教育背景。聯系電話:13541448622。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偉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一號

2013-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

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

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

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

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

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

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中国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宅男噜66免费看网站|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91久久打屁股调教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成人黄色片| 欧美精品dorcelclub全集31|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激情五月婷婷网|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 国内自产一区c区|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久久久国产视频| 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极品国产人妖chinesets|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