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的管理,保證調查鑒定和損失評估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根據《漁業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承擔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的單位,必須取得《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資格證書》(簡稱鑒定資格證書)。
第三條 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組織實施。
第四條 《鑒定資格證書》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三種。
持有甲級《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可承擔指定區域內和有調查處理權機構委托的各種漁業污染事故鑒定以及涉外漁業污染事故鑒定。
持有乙級《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可承擔指定區域內和有調查處理權機構委托的經濟損失在1000萬元以下的漁業污染事故鑒定。
持有丙級《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可承擔指定區域內和有調查處理權機構委托的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下的漁業污染事故鑒定。
對各種漁業污染事故的調查鑒定,采取就近調查、從速取證原則,對調查后發現損失數額較大、超出規定權限范圍內的事故經委托方同意后,應迅速移交具有相應鑒定資格的單位。
第五條 申領《鑒定資格證書》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甲級證書的單位,必須具有高級技術人員三名以上,中級技術人員五名以上;申請乙級證書的單位,必須具有高級技術人員兩名以上,中級技術人員三名以上;申請丙級證書的單位,必須具有高級技術人員一名以上,中級技術人員兩名以上。鑒定單位的事故調查鑒定的人員中必須具有從事漁業生態環境、生物資源和水產養殖的專業技術人員。
2、擁有申請資格范圍內的漁業生態環境及生物資源狀況等必須的基礎資料。
3、配備有開展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所必需的儀器設備和試驗室,必須能夠完成國家《漁業水質標準》規定的指標。
4、能夠承擔各種漁業污染事故涉及因子的調查分析,能夠鑒定水生生物死亡原因和評估漁業損失程度,能夠預測因污染造成的生態影響,能獨立編寫事故調查報告。
5、掌握國家與地方頒布的有關漁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
第六條 申領《鑒定資格證書》的程序:
1、申領甲級《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提出書面申請報告,領取并填寫《鑒定資格證書》申請登記表;
2、申請乙、丙級《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需向所在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報告,經審查同意后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領取并填寫《鑒定資格證書》申請登記表。
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在受理《鑒定資格證書》申請后,由"全國漁業污染事故技術審定委員會"對申請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后,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核發《鑒定資格證書》。
第七條 持《鑒定資格證書》單位的職責:
1、嚴格執行國家或地方頒布的漁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2、按照國家有關收費標準執行收取鑒定費用;
3、接受漁業污染事故調查委托時,必須向當事人出示《鑒定資格證書》并在委托書上注明編號和級別;
4、接受同級和上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監督。
第八條 持證單位參加事故調查鑒定的技術人員,必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核發的《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上崗證》。
第九條 《鑒定資格證書》有效期為五年。在《鑒定資格證書》有效期內,持證單位在職能、機構、人員、設備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及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報告。
第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統一組織對持有《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進行考核。"全國漁業污染事故技術審定委員會"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委托,可對持有《鑒定資格證書》的單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考核。
第十一條 考核的主要內容:
1、鑒定單位的機構、人員現狀;
2、在編專職鑒定人員的業務水平及持證上崗情況;
3、設備儀器、分析測試手段和數據質量;
4、驗證完成的事故調查鑒定報告;
5、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的情況。
第十二條 考核的基本程序:
1、負責考核的"全國漁業污染事故技術審定委員會",書面通知持證單位參加考核;
2、參加考核的持證單位填寫《考核登記表》;
3、根據持證單位《鑒定資格證書》的級別,由負責考核的"全國漁業污染事故技術審定委員會"確定參加業務考核人員的范圍和內容;
4、考核結果分合格、不合格兩種。
第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可根據考核結果對《鑒定資格證書》分別予以確認、中止或吊銷。
第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有權中止或吊銷其《鑒定資格證書》:
1、轉借《鑒定資格證書》的;
2、變相轉包鑒定工作的;
3、機構、人員、儀器設備發生變化已不適合事故鑒定工作又不及時申報的;
4、鑒定質量低劣、弄虛作假的;
5、不履行任務合同的。
第十五條 考核、審查、核發《鑒定資格證書》人員以及調查鑒定人員營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及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根據情節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號
2013-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88-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1993-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