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關于實施“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15 · 9227人看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農機管理局(辦、中心、總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機局:

  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是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糧食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增強糧食生產的科技應用、節本增效和抗災減災能力,是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恢復發展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4]1號)精神,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國糧食生產衛星視頻會議的要求,大力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部決定,2004年在全國組織實施“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興機富民、支持和促進糧食的恢復發展為主要目標,組織調動農機科技力量,緊緊圍繞增加糧食種植面積、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以突破技術瓶頸、培植農機大戶、主推節本增效技術為重點,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開展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的創新、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廣,顯著提升農機科技支撐作用,提高糧食主產區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推進糧食生產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勞動生產率和種糧經濟效益,為恢復發展糧食生產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1、大力推廣應用機械化節本增效技術。圍繞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生產,推廣節本增效技術,新增技術實施面積5000萬畝以上。

  2、解決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中的難點技術問題。在水稻栽植、玉米收獲、高效植保、小麥及玉米免耕播種等環節機械化技術和裝備的研發上實現突破,同時加快與其它先進適用技術的組裝配套,顯著提升技術水平,為主產區糧食生產實現機械化提供技術支持和適用機型。

  3、努力提高種糧農機手的科技文化素質。培訓12萬農機大戶和16萬農機手。通過培訓,在全國農民機手中培植一批種糧大戶、致富明星和科技示范帶頭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4年農機大戶培訓任務見附件1.

  三、主要工作內容

  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整合相關資源,實施糧食生產機械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示范、農機大戶培訓、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技術推廣、糧食作物生產機具選型與推薦和農機科技下鄉五大行動。

  (一)糧食生產機械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示范行動

  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為“龍頭”,重點組織開展五類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示范:一是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裝備研究與技術集成示范。研發雜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種機和通用高速插秧機、水田中耕除草機、水稻精量直播機,并將水稻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裝備進行優化組合和集成示范。二是研究示范玉米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發具備摘穗、青貯及根茬還田等多功能的自走式、懸掛式穗莖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在不同地區開展試驗示范。三是免耕播種機和少耕除草機等保護性耕作關鍵機具研發示范。四是適應小麥、玉米和水稻等大田作物種子加工需要的成套技術裝備的研制與集成。五是高效植保機械研發,主要是水田風送低量噴桿噴霧機、新型防飄噴霧機的開發與技術熟化。

  各地要結合實際,圍繞解決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的技術瓶頸,采取多種形式,組織科研單位、大專院校、技術推廣和試驗鑒定單位、生產廠家開展糧食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與集成示范,主攻薄弱環節,突破技術難點,研發適用機具,同時開展技術集成示范,加快與其它先進適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形成較為完備的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為主產區糧食生產實現機械化提供技術支持和適用機型。

  (二)農機大戶培訓行動

  圍繞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能力,組織開展農機大戶技術培訓,提高農機大戶科技文化素質和科技種糧水平。培訓行動由各省(區、市)農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與管理,以農機化技術推廣、培訓系統為依托,以糧食主產區農機種糧大戶為主要對象,以糧食機械化生產所需的關鍵機械化技術、經營服務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為主要培訓內容,按農時、分區域、分作物、多形式進行。培訓行動與職業技能鑒定、綠色證書培訓以及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年審驗等工作結合,與相關農機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校結合,與有關項目、科教下鄉等工作結合進行。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借助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拓展培訓空間。農業部將在全國組織開展農機大戶知識競賽活動,檢驗培訓效果,推動各地交流工作,努力完成培訓任務。

  (三)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技術推廣行動

  圍繞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種糧食作物生產,大力組織推廣應用節水、節種、節肥、節藥和增產、減損、省工等作用顯著的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技術,實行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提高科技到位率。重點推廣保護性耕作、機械深松、復式整地、精量播種、機收、烘干、秸稈直接粉碎還田等農機化新技術。新增技術實施面積5000萬畝以上。

  1、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重點是做好保護性耕作示范區建設工作,加大華北平原和黃淮海糧食主產區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示范推廣力度。在現有58個示范區基礎上,新建34個示范區,積極探索和完善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服務模式,加強保護性耕作實施效果的監測、分析,建立多元化投入運行機制,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100萬畝。

  2、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收獲、低溫干燥三大技術。新增推廣面積1200萬畝。

  3、推廣小麥機械化精量播種和收獲兩大技術。主要包括精量播種、深施種肥、坐水種、良種包衣和聯合收獲等內容,新增推廣面積1100萬畝。

  4、推廣玉米機械化復式耕整地和免耕精播兩大技術。機械化耕整地技術包括深松、深耕、起壟、中耕等內容,有效增加耕作層厚度、提高蓄水保墑能力。免耕精播技術主要包括茬地免耕精密播種、側深施肥及坐水種和良種包衣等內容。新增推廣面積900萬畝。

  5、推廣大豆生產機械化深松、精播、行間鋪膜、低茬機收四大技術,新增推廣面積360萬畝。

  6、組織示范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旱作節水等機械化技術,新增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推廣面積1000萬畝。新增機械化節水旱作技術推廣面積340萬畝。

  (四)糧食作物生產機具選型與推薦行動

  配合國家實施對農民、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進行補貼的政策,組織開展糧食生產關鍵機具的選型推薦工作,向社會公布一批先進、適用、可靠的機型,為有關政策的實施、技術推廣的組織和種糧農民購機提供依據,促進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選型推薦工作由各省農機管理部門組織,農機試驗鑒定和技術推廣單位承擔,以深松機、精量播種機、聯合收獲機、高性能插秧機、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和免耕播種機具為重點,以日常推廣鑒定工作為基礎,經過科學的田間試驗、臺架性能試驗、可靠性跟蹤考核、用戶使用情況調查、企業生產條件審查和專家評議等方法,有針對性地展開,并及時將結果向社會公布。要通過選型推薦工作,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促使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確保機具質量和做好售后服務工作,支持先進適用的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

  (五)農機科技下鄉行動

  由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結合農時季節,圍繞糧食生產中心工作,組織農機科技人員深入糧食主產區,以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所需的農機技術和配套機具為重點,進行現場作業演示、培訓、咨詢和技術宣傳、服務活動,展示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機具,開展機具維修和組織作業服務,促使農機科技知識和技術服務深入到鄉村,應用到農戶,落實到田間地頭。

  我部重點組織“3.15”農機打假護農維權保春耕、行走式節水灌溉技術現場演示交流和水稻生產機械化現場演示等活動。各級農機管理部門都要在“春耕”、“雙搶”、“三夏”和“三秋”等農時季節,組織技術推廣、教育培訓、試驗鑒定、安全監理等單位和生產廠家、科研院所,開展1-2次標志性活動,帶動科技下鄉工作的開展。農機科技下鄉采取多種方式、多層次進行,通過聘請專家進行咨詢講座,制作發放技術資料、光盤、書籍及宣傳品,組織機具進行現場演示、展示,選派科技服務小分隊下村入戶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力爭做到農民喜聞樂見,學以致用,為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發展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服務。

  四、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對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意義,把組織實施“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動員、組織農機科研、生產、推廣、培訓、鑒定、監理等各方面力量,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責任,發揮各自優勢,齊心協力,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的實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部在今年底,對計劃實施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省(區、市)農機管理部門進行表彰。

  (二)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機管理部門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確定本區域農機科技興糧行動的重點工作內容和重點區域、重點時節,制定本省(區、市)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落實有關工作,適時展開實施,并及時將工作情況反饋農業部,通過我部《農業機械化情況反映》和中國農機化信息網等渠道進行交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機管理部門要在3月底將本各省(區、市)的實施方案報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并在6月底和11月底各報送一次實施情況(表式見附件2)和有關工作小結。

  (三)加強協調,爭取支持

  實施“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加大協調力度,整合相關資源,多方爭取支持配合。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大與有關綜合部門的協調力度,積極爭取資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要組織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參加進來,促使農科教、產學研推結合;注重技術、資金、政策結合,把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與保護性耕作示范區建設、新型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科技示范場建設等項目結合起來,促使項目、技術、人才向糧食生產傾斜,使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落在實處,力求實效。

  (四)加大宣傳,擴大影響

  各地農機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宣傳媒體和印發簡報、宣傳材料、制作板報等形式,宣傳農機科技興糧的重要作用、國家有關扶持政策和農機科技新知識,擴大農機科技影響,樹立農機新形象。特別要結合“春耕”、“雙搶”、“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突出抓好標志性活動的宣傳,讓農機科技興糧行動深入田野,響徹大地。

  附件1:2004年農機大戶培訓計劃表
  ┏━━━┯━━━━━━┯━━━━━━━━┯━━━━━━━┓
  ┃ 序號 │  省份  │ 培訓戶數(戶) │ 培訓機手(名) ┃
  ┠───┼──────┼────────┼───────┨
  ┃ 1  │  北京  │   800    │   1000   ┃
  ┠───┼──────┼────────┼───────┨
  ┃ 2  │  天津  │   1000   │   1200   ┃
  ┠───┼──────┼────────┼───────┨
  ┃ 3  │  河北  │   15500   │  20700   ┃
  ┠───┼──────┼────────┼───────┨
  ┃ 4  │  山西  │   3800   │   5000   ┃
  ┠───┼──────┼────────┼───────┨
  ┃ 5  │  內蒙  │   3000   │   4000   ┃
  ┠───┼──────┼────────┼───────┨
  ┃ 6  │  遼寧  │   5500   │   7500   ┃
  ┠───┼──────┼────────┼───────┨
  ┃ 7  │  吉林  │   7000   │   9500   ┃
  ┠───┼──────┼────────┼───────┨
  ┃ 8  │  黑龍江  │   6200   │   8500   ┃
  ┠───┼──────┼────────┼───────┨
  ┃ 9  │  上海  │   300    │   500   ┃
  ┠───┼──────┼────────┼───────┨
  ┃ 10 │  江蘇  │   4600   │   6000   ┃
  ┠───┼──────┼────────┼───────┨
  ┃ 11 │  浙江  │   1600   │   2000   ┃
  ┠───┼──────┼────────┼───────┨
  ┃ 12 │  安徽  │   8500   │  11000   ┃
  ┠───┼──────┼────────┼───────┨
  ┃ 13 │  福建  │   1000   │   1200   ┃
  ┠───┼──────┼────────┼───────┨
  ┃ 14 │  江西  │   1100   │   1500   ┃
  ┠───┼──────┼────────┼───────┨
  ┃ 15 │  山東  │   13000   │  17600   ┃
  ┠───┼──────┼────────┼───────┨
  ┃ 16 │  河南  │   11800   │  15600   ┃
  ┠───┼──────┼────────┼───────┨
  ┃ 17 │  湖北  │   3500   │   5000   ┃
  ┠───┼──────┼────────┼───────┨
  ┃ 18 │  湖南  │   2600   │   3500   ┃
  ┠───┼──────┼────────┼───────┨
  ┃ 19 │  廣東  │   1200   │   1600   ┃
  ┠───┼──────┼────────┼───────┨
  ┃ 20 │  廣西  │   1050   │   1600   ┃
  ┠───┼──────┼────────┼───────┨
  ┃ 21 │  海南  │   1000   │   1200   ┃
  ┠───┼──────┼────────┼───────┨
  ┃ 22 │  重慶  │   1400   │   1800   ┃
  ┠───┼──────┼────────┼───────┨
  ┃ 23 │  四川  │   3300   │   4400   ┃
  ┠───┼──────┼────────┼───────┨
  ┃ 24 │  貴州  │   2900   │   4000   ┃
  ┠───┼──────┼────────┼───────┨
  ┃ 25 │  云南  │   1400   │   1800   ┃
  ┠───┼──────┼────────┼───────┨
  ┃ 26 │  陜西  │   2100   │   2800   ┃
  ┠───┼──────┼────────┼───────┨
  ┃ 27 │  甘肅  │   3350   │   4500   ┃
  ┠───┼──────┼────────┼───────┨
  ┃ 28 │  青海  │   1500   │   2000   ┃
  ┠───┼──────┼────────┼───────┨
  ┃ 29 │  寧夏  │   2100   │   2500   ┃
  ┠───┼──────┼────────┼───────┨
  ┃ 30 │  新疆  │   7800   │  10500   ┃
  ┠───┴──────┼────────┼───────┨
  ┃   合  計    │   120000   │  160000  ┃
  ┗━━━━━━━━━━┷━━━━━━━━┷━━━━━━━┛
    附件2:“農機科技興糧行動計劃”執行情況表
    填報單位:(印章)         填報時間:2004年 月 日
  ┏━━━━━━━━━━━━━━━━━┯━━━━━━━━━━━━━━━━━━━━━┓
  ┃       工作內容       │           實施情況      ┃
  ┠─────────────────┼─────────────┬───────┨
  ┃一、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技術推廣   │新增面積(萬畝)      │       ┃
  ┠─────────────────┼─────────────┼───────┨
  ┃                 │增收節支(萬元)      │       ┃
  ┠─────────────────┼─────────────┼───────┨
  ┃其中 1.保護性耕作技術      │新增面積(萬畝)      │       ┃
  ┠─────────────────┼─────────────┼───────┨
  ┃2.精少量播種技術         │新增面積(萬畝)      │       ┃
  ┠─────────────────┼─────────────┼───────┨
  ┃3.水稻機械化栽植技術       │新增面積(萬畝)      │       ┃
  ┠─────────────────┼─────────────┼───────┨
  ┃4.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       │新增面積(萬畝)      │       ┃
  ┠─────────────────┼─────────────┼───────┨
  ┃5.機械化旱作節水技術       │新增面積(萬畝)      │       ┃
  ┠─────────────────┼─────────────┼───────┨
  ┃二、農機大戶培訓         │培訓戶數(萬戶)      │       ┃
  ┠─────────────────┼─────────────┼───────┨
  ┃                 │培訓人數(萬名)      │       ┃
  ┠─────────────────┼─────────────┼───────┨
  ┃三、農機科技下鄉         │參加人次         │       ┃
  ┠─────────────────┼─────────────┼───────┨
  ┃                 │印發技術宣傳資料(份)  │       ┃
  ┠─────────────────┼─────────────┼───────┨
  ┃                 │接受咨詢(人次)     │       ┃
  ┠─────────────────┴─────────────┼───────┨
  ┃四、選型推薦機具(種)                    │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軒律

軒律

執業證號:

11302201810050692

河北青水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學功底深厚,法律實踐經歷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軒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正)

2009-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主席令 第19號)

2009-12-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

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

2003-03-06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山東省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

2014-12-24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沦为色老头狂欲的雅婷| 夜色福利久久久久久777777|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大全| 女博士梦莹全篇完整小说| 免费看毛片电影|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4444kkkk|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精品www|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乌克兰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4hu44四虎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 免费看黄色一级| 99re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丰满白嫩bbwbbw| 国产精选午睡沙发系列999|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黄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老年妇女精品|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91|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