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于2002年6月20日發布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與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法國、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反傾銷調查做出最終裁定(原外經貿部公告2002年第20號及附件),公布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自2001年8月16日起為5年。其中,本案傾銷調查期內自法國進口的二氯甲烷數量占該類產品中國進口總量的2.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九條及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認定,該出口數量屬可忽略不計,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經商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后,決定終止對原產于法國的進口被調查產品的調查。
2003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由新組建的商務部承擔反傾銷調查職能。
2006年2月16日,商務部發布2006年第3號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規定,經復審確定終止征收反傾銷稅有可能導致傾銷和損害的繼續或者再度發生的,反傾銷稅的征收期限可以適當延長;自該公告發布之日起,國內產業可在原反傾銷措施終止日60天前,向商務部提出書面復審申請。
2006年6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收到四川鴻鶴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衢化氟化學有限公司等兩家企業代表中國二氯甲烷產業正式遞交的反傾銷期終復審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商務部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并裁定維持該反傾銷措施。申請人的理由為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對中國的傾銷有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傾銷對中國二氯甲烷產業造成的損害有可能繼續發生。
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定對申請人的資格、被調查產品和國內同類產品的有關情況、在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間被調查產品的進口情況、傾銷繼續或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情況、損害繼續或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情況及相關證據等進行了審查。申請人提出的初步證據表明,提出申請的兩家國內企業以及支持申請的其他國內企業2005年、2006年第一季度二氯甲烷產量之和占同期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分別為71.79%和60.77%,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三條和第十七條規定,申請人有資格代表國內產業提出申請;申請書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反傾銷復審調查立案所要求的內容及有關的證據。
根據上述審查結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一條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06年8月 15日起,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根據商務部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在反傾銷措施期終復審期間,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德國和韓國的進口二氯甲烷仍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20號公告公布的征稅范圍和反傾銷稅稅率,繼續征收反傾銷稅。
二、復審調查期
本次復審的傾銷調查期為2005年4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
三、復審調查產品范圍
本次復審產品范圍是原反傾銷措施所適用于的產品,與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20號公告規定的產品范圍一致,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稅則號: 29031200.
四、復審程序
(一)登記應訴
就傾銷調查,任何利害關系方可于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向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申請參加應訴,同時被調查國家的有關出口商或生產商應提供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對中國及其它市場出口該產品的數量及金額。《傾銷調查應訴登記參考格式》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公平貿易局子網站(網址為http://gpj.mofcom.gov.cn)“公告”欄目下載。
就產業損害調查,任何利害關系方可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向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申請參加調查活動,同時應提供產業損害調查期內的生產能力、產量、庫存以及在建和擴建的計劃、向中國及其它市場出口該產品的數量及金額。《參加產業損害調查活動申請表》可在“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網址為:www.cacs.gov.cn)“應訴登記”欄目下載。
(二)不登記應訴
如果利害關系方未在本公告規定的時間內向商務部登記應訴,則商務部有權拒絕接受其遞交的有關材料,并有權根據掌握的現有材料做出裁定。
(三)利害關系方的權利
利害關系方對本次調查的產品范圍、申請人資格、被調查國家和地區及其他相關問題如有異議,可以于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將意見書面提交商務部。
利害關系方可以到商務部反傾銷公開信息查閱室查閱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書的非保密文本。
(四)問卷發放
商務部為獲得其認為調查所需的信息,將根據需要發送調查問卷給相關利害關系方。對調查問卷所作的答卷應當按照調查問卷規定的時間和方式提交。
(五)聽證會
利害關系方可以按照商務部《反傾銷調查聽證會暫行規則》和《產業損害調查聽證規則》規定提出舉行聽證會的書面請求,商務部認為必要時也可主動舉行聽證會。
(六)實地核查
商務部在必要時將派出工作人員赴境內外進行實地核查;利害關系方提交的任何材料均應包括同意接受核查的聲明;核查前,商務部將提前通知有關國家和企業。
(七)調查時限
本次調查自2006年8月15日開始,通常應于2007年8月15 日前結束。
五、不合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調查機關進行調查時,利害關系方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利害關系方不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的,或者沒有在合理時間內提供必要信息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嚴重妨礙調查的,調查機關可以根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六、商務部聯系方式: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
地址:北京市東長安街2號
郵編:100731
聯系人:陳貴華、楊文雄、梁杰
電話:(8610)65198197;65198924; 65198915
傳真:(8610)65198915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
地址:北京市東長安街2號
郵編:100731
聯系人:楊廣元、于偉毅、竇愛東
電話:(8610)65197590;65198083;65198066
傳真:(8610)65197578
特此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二○○六年八月十五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一號
201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三號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
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