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外匯管理,打擊違反外匯管理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金融機構是指經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中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
第三條 對金融機構違反售付匯管理行為,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根據《外匯管理條例》和本規定對金融機構作出行政處罰。
對違規行為責任人,外匯局應當建議其所在的金融機構或其上級主管部門對其做出紀律處分。金融機構或其上級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規定給予違規責任人紀律處分,并將處分結果報外匯管理局。
第四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與客戶勾結,用假報關單套匯的;
(二)明知無貿易背景為客戶開立信用證的;
(三)無規定的有效憑證和有效商業單據向客戶售匯的;
(四)無規定的有效憑證和有效商業單據為客戶辦理外匯匯出手續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撤職或者行政開除處分。
違規金額一年內累計等值在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以上的,停止該金融機構經營結售匯業務。
第五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未經外匯局批準,擅自向保稅區內企業售匯的;
(二)未經外匯局批準,擅自為沒有代理權的外商投資企業和沒有進出口代理權的生產型企業辦理代理進口項下售匯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降級或者行政撤職處分。
違規金額一年內累計在等值1億美元(含1億美元)以上的,停止該金融機構經營結售匯業務。
第六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向客戶售匯金額大于客戶提供的有效憑證規定金額的;
(二)客戶提供的進口合同、提單、報關單或者其他單證明顯造假,不認真審核為客戶售匯的;
(三)售匯后不在有效憑證上加注售匯日期、金額和加蓋公章或者業務章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過或者行政記大過處分,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直至行政撤職處分。
違規金額一年內累計在等值1億美元(含1億美元)以上的,停止該金融機構經營結售匯業務。
第七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不按照規定對進口貨物報關單進行鑒別和二次核對的;
(二)代理進口項下,未按規定審核進口代理協議向客戶售匯的;
(三)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超金額超比例預付貨款售匯的;
(四)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超比例超金額傭金售匯的;
(五)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先支后收轉口貿易項下售匯的;
(六)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居民個人辦理超過規定限額的因私用匯售匯的;
(七)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資本項目下售匯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直至行政撤職處分。
違規金額一年內累計在等值1億美元(含1億美元)以上的,停止該金融機構經營結售匯業務。
第八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支付的;
(二)未按規定審核規定的有效憑證和有效商業單據或者未按規定核對外匯局的核準件,為客戶辦理經常項目外匯支付的;
(三)未按規定核對進口單位提供的進口付匯備案表,為應憑進口付匯備案表付匯的進口單位辦理進口付匯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過或者行政記大過處分,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記過以上直至行政降級處分。
第九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境內中資金融機構為客戶開立90天以上365天以下的遠期信用證,或者其開立的信用證展期超過90天,在365天以下,不按照規定辦理外債登記手續的;
(二)未經外匯局批準,擅自為境內中資機構開立365天以上的遠期信用證的;
(三)開立信用證后,未經外匯局批準,擅自將為境內中資機構開立的信用證展期超過365天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上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二)對決定、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降級以上直至行政開除處分。
第十條 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一)對大額購匯和頻繁購匯等異常情況不及時向外匯局報告;
(二)不按照規定將《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全部報送外匯局的;
(三)向未填寫《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的客戶售付匯的;
(四)不按照規定將二次核對結果報告外匯局的。
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對經辦人員給予行政警告或者行政記過處分;
(二)對指使、授意或者明知違規情況不予制止的負責人給予行政警告以上直至行政降級處分。
第十一條 金融機構違反售付匯管理規定,情節嚴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可以根據《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暫行規定》取消其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十二條 本規定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八年八月一日起開始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修改〈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議定書》的決定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04-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8-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8-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準備工作的通知
2007-08-04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
2007-09-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