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分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根據人事部《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包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人發[1997]95號)精神,結合總局直屬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體育總局直屬事業單位(實行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內部實行財務獨立核算的經營實體除外)。
第三條 工資總額動態包干是根據財務部門核定的年度收支計劃,按照單位經費自給率的增(減)情況,適當增(減)一定比例的工資總額。
第四條 工資總額動態包干的基本原則
(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職工的工資收入同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聯系。
(二)在執行國家工資制度的基礎上,實行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包干的單位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節余留用,超支抵扣。
(三)實行工資總額包干的單位,在保持國家工資制度不變的情況下,享有內部分配自主權,內部分配要貫徹按勞分配原則,進一步打破平均主義,做到責、權、利相統一。
第五條 工資總額包干的主要內容
(一)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和占單位基本工資總量構成30%、40%或50%的津貼。
(二)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后國家規定保留的津貼、補貼和經總局批準執行地方政府出臺的各項津貼、補貼。
(三)單位自行建立的津貼、補貼:單位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職工的各種津貼、補貼和獎金等。
第六條 工資總額包干基數的首次核定
(一)人員基數的核定
工資總額動態包干人員基數原則以總局批準下達的編制人數(不含運動隊編制)為核定依據。超編單位超出的人數(含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和長期臨時人員)第一年按50%核減,第二年按25%核減,從第三年起按編制人數核定。空編單位原則按上年末在冊正式職工人數核定。
(二)經費自給率基數的核定
經費自給率基數原則以單位上年實際經費自給率為核定依據,同時參考前二年經費自給率情況和單位事業資金積累情況確定,經費自給率基數由體育經濟司核定,具體核定辦法是由單位根據上年度經費實際收支情況,列示收支明細表,在經費支出中屬于總局下達專項經費支出的因素按實際支出數予以扣除。經費自給率=(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專款支出)
(三)工資總額基數的核定
工資總額基數核定包括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單位自行建立津貼、補貼兩部分。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津貼、補貼按標準全額核人工資總額基數;單位自行建立的津貼、補貼等按照本單位2000年經費自給率計算出的額度(具體計算辦法見下表),核人工資總額基數,工資總額基數由人事司核定。
單位自建津貼、補貼額度=國家規定基本工資、津補貼×單位
2000年經費自給率對應的津貼系數
首次核定工資總額基數=(月人均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補貼+單位自建津貼、補貼額度)×人員基數×12個月第七條 工資總額基數的調整
實行工資總額動態包干的單位,其工資總額基數首次核定后,包干年度內一般不予調整。遇下列情況,可按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審批權限和程序調整工資總額基數:
(一)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增加工資、津貼標準。當年所需工資額在工資總額基數外單列,下一年度連同翹尾數一并核入工資總額基數。
(二)單位因合并、撤銷或職工成建制劃入、劃出等而相應增(減)工資總額基數。
(三)經總局批準增加的工資總額基數。
(四)根據單位經費自給率變動情況需調整工資總額基數。單位上年經費自給率與前年經費自給率相比,經費自給率每增加l%,工資總額增加1%-3%;每降低l%,工資總額減少0.7%一1%.調整后的工資總額基數=上年工資總額基數±當年政策性調整數
(五)非主觀原因造成單位經濟效益比上年降低的,該單位當年工資總額基數原則上按上年工資總額基數確定。
第八條 工資總額動態包干的管理
(一)屬于運動隊編制的各類人員和單位內部實行獨立核算的經營實體的各類人員的工資總額按實際需要單獨核定。
(二)單位當年實際發放工資總額小于包干工資總額基數的,其結余部分可在下一年度核定的工資總額基數外單列,并可繼續使用;大于包干工資總額基數的,要在下一年度包干工資總額基數內,如數抵扣。
(三)單位計提的效益工資由上級人事和財務主管部門于每年一季度進行審核,經批準后,可兌現效益工資,當年不得預支效益工資。
(四)單位安排使用效益工資要留有余地,可從當年效益工資中提取不少于10%的數額,作為工資儲備金,在年度之間調劑使用,以豐補欠。工資儲備金累計達到當年單位工資總額基數時,不再提取工資儲備金。
(五)加強工資基金管理,嚴格工資基金審批手續。單位要按照總局核定的年度工資總額基數,認真編制工資使用計劃。各單位只能在基本存款賬戶中提取工資,不得以各種手段套取或坐支現金。
(六)加強制度建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工資、財務主管部門要與紀檢監察、審計、銀行、稅務等部門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加強工資總額計劃和工資基金使用的檢查與監督。發現有弄虛作假、騙取或濫發工資獎金的,除責令限期改正外,還要追究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九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符的,以本辦法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