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廳、局、文管會)、各有關單位: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編制規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工作規范(試行)》的配套文件之一,已經國家文物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編制規則》
國家文物局
二00四年八月二十日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編制規則
1 適用范圍
本規則規定了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的結構和編制規則、責任機構以及維護要求,適用于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的生成與維護。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參照本規則生成其編號。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規則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則。凡是注日期引用文件的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則。
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7027-2002信息分類和編碼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GB/T20001.3-2001標準編寫規則第3部分:信息分類編碼
3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文件號的結構與編制規則
3.1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文件號結構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由9位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和4位檔案案卷號兩部分組合而成,采用數字字符,中間以分隔符號“-”隔開,結構為:
×××××××××-××××
| |
| |
| |
| ----文物保護單位檔案案卷號
|
|
-------------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
3.2 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的編制規則
3.2.1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宗號,依據文物保護單位所在省份、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和類別,及排列順序進行標識。
3.2.2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宗號第一、二位代碼,引用國家標準GB/T 2260的省份代碼,來表示要標識的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域,參見表1.對于跨省份的文物保護單位,這兩位代碼以“99”表示。
表1
┏━━━━━┯━━━━━━━━━┯━━━━━━┯━━━━━━━━━━┓
┃ 代碼 │ 名 稱 │ 代碼 │ 名 稱 ┃
┠─────┼─────────┼──────┼──────────┨
┃ 11 │北京市 │ 43 │湖南省 ┃
┠─────┼─────────┼──────┼──────────┨
┃ 12 │天津市 │ 44 │廣東省 ┃
┠─────┼─────────┼──────┼──────────┨
┃ 13 │河北省 │ 45 │廣西壯族自治區 ┃
┠─────┼─────────┼──────┼──────────┨
┃ 14 │山西省 │ 46 │海南省 ┃
┠─────┼─────────┼──────┼──────────┨
┃ 15 │內蒙古自治區 │ 50 │重慶市 ┃
┠─────┼─────────┼──────┼──────────┨
┃ 21 │遼寧省 │ 51 │四川省 ┃
┠─────┼─────────┼──────┼──────────┨
┃ 22 │吉林省 │ 52 │貴州省 ┃
┠─────┼─────────┼──────┼──────────┨
┃ 23 │黑龍江省 │ 53 │云南省 ┃
┠─────┼─────────┼──────┼──────────┨
┃ 31 │上海市 │ 54 │西藏自治區 ┃
┠─────┼─────────┼──────┼──────────┨
┃ 32 │江蘇省 │ 61 │陜西省 ┃
┠─────┼─────────┼──────┼──────────┨
┃ 33 │浙江省 │ 62 │甘肅省 ┃
┠─────┼─────────┼──────┼──────────┨
┃ 34 │安徽省 │ 63 │青海省 ┃
┠─────┼─────────┼──────┼──────────┨
┃ 35 │福建省 │ 64 │寧夏回族自治區 ┃
┠─────┼─────────┼──────┼──────────┨
┃ 36 │江西省 │ 6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
┃ 37 │山東省 │ 71 │臺灣省 ┃
┠─────┼─────────┼──────┼──────────┨
┃ 41 │河南省 │ 81 │香港特別行政區 ┃
┠─────┼─────────┼──────┼──────────┨
┃ 42 │湖北省 │ 82 │澳門特別行政區 ┃
┗━━━━━┷━━━━━━━━━┷━━━━━━┷━━━━━━━━━━┛
3.2.3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宗號第三位代碼,表示要標識的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根據表2的對應關系來確定。
表2
┏━━━━━━┯━━━━━━━━━━━━━━━━━━━━━━━━━━┓
┃級別代碼 │表 示 對 象 ┃
┠──────┼──────────────────────────┨
┃ 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2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
┃ 3 │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
┃ 4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
┗━━━━━━┷━━━━━━━━━━━━━━━━━━━━━━━━━━┛
3.2.4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宗號第四位代碼,表示要標識的文物保護單位的類別,根據表3的對應關系來確定。
表3
┏━━━━┯━━━━━━━━┯━━━━┯━━━━━━━━━━━━━━┓
┃類別代碼│文物保護單位類別│類別代碼│ 文物保護單位類別 ┃
┠────┼────────┼────┼──────────────┨
┃ 1 │古遺址 │ 4 │石窟寺及石刻 ┃
┠────┼────────┼────┼──────────────┨
┃ 2 │古墓葬 │ 5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
┠────┼────────┼────┼──────────────┨
┃ 3 │古建筑 │ 6 │其他 ┃
┗━━━━┷━━━━━━━━┷━━━━┷━━━━━━━━━━━━━━┛
3.2.5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全宗號第五至第九位代碼,表示在第一、二位代碼所標識的地域范圍內,級別相同,且類別相同的文物保護單位的順序號,在00001~99999的取值范圍內升序編號。排序時應以公布的時間先后為依據;公布的時間相同和不明確時,按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年代為依據;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年代不明確時,按其名稱的音序為依據。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順序號,在地域、時代的限定下,可按其名稱音序排列。
3.3 文物保護單位檔案案卷號的編制規則
3.3.1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案卷號的第一、二位,表示案卷類別,根據表4的對應關系來確定。
表4
┏━━━━━┯━━━━━━━━━━━━━━━━━━━━━━━━━━━┓
┃ 代碼 │ 案 卷 類 別 ┃
┠─────┼───────────────────────────┨
┃ 1 │主卷 ┃
┠─────┼───────────────────────────┨
┃ 11 │主卷·文字卷 ┃
┠─────┼───────────────────────────┨
┃ 12 │主卷·圖紙卷 ┃
┠─────┼───────────────────────────┨
┃ 13 │主卷·照片卷 ┃
┠─────┼───────────────────────────┨
┃ 14 │主卷·拓片及摹本卷 ┃
┠─────┼───────────────────────────┨
┃ 15 │主卷·保護規劃及保護工程方案卷 ┃
┠─────┼───────────────────────────┨
┃ 16 │主卷·文物調查及考古發掘卷 ┃
┠─────┼───────────────────────────┨
┃ 17 │主卷·文物保護工程及防治監測卷 ┃
┠─────┼───────────────────────────┨
┃ 18 │主卷·文物展示卷 ┃
┠─────┼───────────────────────────┨
┃ 19 │主卷·電子文件卷 ┃
┠─────┼───────────────────────────┨
┃ 10 │主卷·續補卷 ┃
┠─────┼───────────────────────────┨
┃ 2 │副卷 ┃
┠─────┼───────────────────────────┨
┃ 21 │副卷·行政管理文件卷 ┃
┠─────┼───────────────────────────┨
┃ 22 │副卷·法律文書卷 ┃
┠─────┼───────────────────────────┨
┃ 23 │副卷·大事記卷 ┃
┠─────┼───────────────────────────┨
┃ 20 │副卷·續補卷 ┃
┠─────┼───────────────────────────┨
┃ 3 │備考卷 ┃
┠─────┼───────────────────────────┨
┃ 31 │備考卷·參考資料卷 ┃
┠─────┼───────────────────────────┨
┃ 32 │備考卷·論文卷 ┃
┠─────┼───────────────────────────┨
┃ 33 │備考卷·圖書卷 ┃
┠─────┼───────────────────────────┨
┃ 30 │備考卷·續補卷 ┃
┠─────┼───────────────────────────┨
┃ 4 │其他卷 ┃
┗━━━━━┷━━━━━━━━━━━━━━━━━━━━━━━━━━━┛
3.3.2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案卷號的第三至第五位,表示案卷的順序號,自01至99升序表示。
4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的管理與維護
4.1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編號的責任機構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的編制由文物行政部門負責。國家文物局負責編制、維護和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的檔號;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編制、維護和管理本省地域范圍內、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的檔號,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全宗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編制的檔號全宗號應向國家文物局備案。
4.2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維護要求
4.2.1 每處文物保護單位或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在具體時間范圍內的檔案全宗號應具有唯一性。
4.2.2 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檔號中的全宗號在下列情況下應予變更:
當一處文物保護單位并入他處文物保護單位后,該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應予撤銷;
當一處文物保護單位被重新公布為多處文物保護單位時,原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應予撤銷,重新公布的多處文物保護單位應分別編制新的檔案全宗號;
當一處文物保護單位所屬的行政區劃、級別、類別之一發生變更時,應撤銷原檔案全宗號,并按變更后的實際情況,重新賦予該文物保護單位檔案全宗號。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檔案全宗號,參照上述原則執行。
4.2.3 凡被撤銷的檔案全宗號,不得再賦予其他單位。
4.2.4 文物保護單位或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全宗號發生變更時,應注明變更的時間、原因、變更前后的檔案全宗號對照,以保持其記錄檔案和登記注冊的延續性。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2016-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4-1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修改〈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議定書》的決定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