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李某原系某開發公司職工。,李某向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同年8月15日,公司致函李某同意解除勞動合同,但此后又反悔。原告遂要求補發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公司不同意。為此,李某向某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于作出仲裁調解書: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被告應在1個月內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二、被告于仲裁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應發工資以及經濟補償金合計人民幣45180.50元。仲裁調解書生效后,李某要求被告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并支付相應款項,被告支付了45180.50元,但拒絕給原告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2004年4月,原告向法院申請執行,同時要求被告賠償自起至辦理完畢解除手續之月止造成原告無法就業的經濟損失11860元。
爭議焦點:
對于本案如何處理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應當按照仲裁調解書的規定,履行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相關手續的義務。對于被告逾期辦理該手續給原告遭受的經濟損失,法院應當告知原告可另行起訴,要求被告給予賠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仲裁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九十五條的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的,無論是否造成損失,都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已經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經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決定。因此,對于被告造成原告未能再就業的損失,法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執行過程中加以解決。
法理評析
仲裁調解書作為一種不同于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其他法律文書,在生效后對雙方當事人亦同樣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因此,本案原、被告雙方在仲裁委員會的調解書生效后,均應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根據仲裁調解書的規定,被告應當在30日內為原告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勞動部勞力字[1992]33號《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第十八條規定:企業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職工被勞教、勞改,原所在單位今后還準備錄用的,其檔案由原所在單位保管。此外,也有觀點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二條關于“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后,仍然負有給勞動者辦理相關手續,甚至保管他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寄給該勞動者的信件、資料等義務,而且這屬于合同的附隨義務。由此可見,辦理失業證明、移交檔案等手續是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以后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本案中,被告的義務不僅在仲裁調解書中已經予以明確,而且也為法律、行政法規所明文規定。因此,被告負有主動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等的作為義務。
當然,由于被告應當履行的義務屬于一種非金錢給付義務,因此,對于被告遲延履行該義務給原告所造成的損失,應當由被告以支付遲延履行金的方式予以補償。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九十五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非金錢給付義務的,無論是否造成損失,都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已經造成損失的,雙倍補償申請執行人已經受到的損失;沒有造成損失的,遲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決定。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損失是指財產型損失,不僅包括直接損失,同時也包括間接損失。間接損失又稱可得利益的損失。所謂可得利益,也稱預期實現和取得的財產增值利益。可得利益具有合法性、將來性、期待性、現實性、不確定性等特征。正因可得利益是將來發生的利益,所以其實現與否及實現多少并非必然確定,尚需依賴相當的客觀條件才有可能實現。
本案中,原告因被告遲延辦理終止勞動關系后的相關手續,致使原告失去了一時的勞動力市場的準入權(就業權)。但是,將這種準入權轉化為財產型損失,還需要具備實現的其他外部條件。而原告并未提供其可能就業的相關證據,其主張的損失還沒有轉化為財產型損失。因此,法院在執行程序中,應根據被告遲延履行的情況,酌情決定被告支付遲延履行金的具體數額,同時應對原告釋明,不應再向法院另行起訴主張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品是假貨,能否要求賠償?
2020-03-1315 歲少女拒絕“接單”,深夜從酒店跳樓!
2020-03-31票據的結算方式有哪些
2020-04-02分居兩年婚姻是否自動解除
2020-04-09放火罪的處罰
2020-04-16工傷去哪里鑒定?
2020-04-18股東鬧矛盾一定要解散公司嗎?
2020-04-27拐賣婦女罪二審辯護詞如何寫
2020-04-27勞動合同的變更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4-27只有轉賬記錄是否可以要回借款
2020-04-28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是否屬于夫妻的共同財產?
2020-04-29起訴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04-29交通違章被行政拘留有哪些情形
2020-05-06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以索賠嗎?
2020-05-06私下販賣煙草,有什么后果
2020-04-30異地訴訟離婚如何利用地域管轄?
2020-05-01離婚訴訟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判?
2020-05-02如何收集證據更加有利于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02老年人精神贍養包括哪些表現形式?
2020-05-03哪些情形離婚損害賠償法院不予以支持?
2020-05-03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03離婚協議公證需多長時間?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2020-05-05哪些對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有可能被法院采納?
2020-05-05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和程序
2020-05-09男方家暴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0公司清算費用該由誰承擔
2020-05-10起訴離婚有哪些債務要共同承擔?如何承擔?
2020-05-11遺棄重病的妻子要承擔哪些責
2020-05-11婦女就業中的有色眼鏡聚焦,權利無法保障
2020-05-12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020-05-13勞動仲裁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和最新收費規定是什么?
2020-05-13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0-05-14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解讀看過來!
2020-05-14未成年繼承房產后能出讓過戶嗎
2020-05-14離婚訴訟要向哪里人民法院提起?
2020-05-15共同犯罪主犯存疑,該如何判定
2020-05-15員工自愿加班能否要求企業支付加班費?
2020-05-21夫妻共同購買的車輛對方轉移了怎么辦?
2020-05-17被動辭職和主動辭職哪些情況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2020-05-18在小區喝酒后開車到底算不算酒駕?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