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工人。本條是對用人單位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提出終止勞動合同,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支付經濟補償的具有約束力的規定。那么,當客觀情況發生變化,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無法就變更工作崗位達成協議,勞動者自愿提出終止勞動合同時,是否可以享受經濟補償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職工與企業因工作變動發生糾紛有關問題的批復》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變更職工的工作崗位。根據《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一條的精神,因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雙方必須協商一致。協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終止勞動合同。因員工不稱職而改變和調整其工作崗位是用人單位的自主權。因工人崗位變動引起的爭議,按照上述規定的精神處理。根據上述規定,勞動者不能就變更工作崗位達成協議的,應當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提前30天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建議。但是,《勞動法》第28條及相關規定并未規定勞動者根據第31條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并且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從促進就業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未能終止老年人、弱者、,患病和殘疾工人也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中關于促進就業的規定。《就業促進法》第12條規定,國家鼓勵各類企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擴大經營,增加就業。《勞動法》第12條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擴大經營,增加就業。《勞動合同法》更明確地體現了對老、弱、病、殘勞動者的保護。第(42)項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連續工作超過15年且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則用人單位不得根據本法第40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仲裁委員會認為,科技紡織公司積極創造就業機會,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不同意轉崗、不選擇其他工種的,在申請解除勞動合同時,不得享受經濟補償。最后,仲裁委員會駁回了員工的仲裁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