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使用權能否直接投資設立公司?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能直接用于設立公司?我國《物權法》允許集體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業。《公司法》第二十七條還規定,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可以貨幣計價的民間資產和轉讓的貨幣財產,可以作價出資,但《公司法》所稱土地使用權,僅指國有土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因此,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直接出資設立公司。集體組織要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外投資,必須先通過國家征收的方式將集體土地變為國有土地,再通過國家土地出讓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然后進行有效投資。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的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可以采取土地使用權、合資經營等形式,用于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興辦企業。,國務院規定的批準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法辦理審批手續。這種做法的目的是防止土地流失。鄉鎮企業建設用地使用權為合資經營或者與他人合資經營的,由集體經濟組織取得股權,不得轉讓給集體以外的人。合資企業能否投資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有三種實現方式。一是國有企業改制。國家以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價格對國有企業進行投資。此時,應將土地使用權視為轉讓性質,使國有企業可以轉讓、出租或抵押它。根據《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國有企業可以將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二是國有企業以建筑物、廠房出資,建筑物、廠房占用范圍內劃撥的建設用地是“被動”同時出資,但國有企業應補繳或抵扣土地出讓金。第三,符合劃撥土地目錄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取得劃撥的土地使用權,但按照有關規定,應當繳納場地使用費。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允許國有企業以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價款出資,但國有企業應當繳納場地使用費,國有企業和外商也可以約定由外商投資企業繳納場地使用費。這樣,新辦的外商投資企業就獲得了劃撥土地的使用權。因為外商投資企業要交場地使用費,有人對這種土地是否劃撥產生了懷疑。他們認為場地使用費具有地租性質,這是合理的。
僅僅因為集體所有土地的最終所有權屬于國家,不可能直接利用集體土地使用權投資設立公司。事實上,成立公司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使用上面提到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任何疑問,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