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從社會上招聘了一名銷售主管,王去應聘。他向該企業提交了一份書面說明,說明他以前在幾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工作。該企業急需人才,很快于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與王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規定,食品加工企業聘請王某為銷售總監,月薪3000元。在王工作了兩個月后,他的銷售業績平平。老板要求他制定銷售計劃,加強銷售。王認為熟悉業務需要一段時間,不能著急
半年多后,王的銷售業績仍然沒有提高,所以企業對他的工作經驗表示懷疑。于是派人調查,發現王某所說的"在多家企業從事銷售主管"純屬虛構。該企業立即作出終止合同的決定。2001年2月20日,企業通知王某,合同將從2001年3月1日起終止。此后,王在2001年2月獲得了1500元的工資。王對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不滿意,要求企業按照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支付替代提前通知期的工資和經濟補償
[爭議焦點]
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食品加工企業認為王某在簽訂勞動合同前偽造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因此被欺騙的勞動合同應視為無效。由于合同無效,企業無需因終止合同而向王賠償。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王認為他是經過評估后被錄用的。銷售業績不佳是因為完成銷售行為需要一個過程,時間太短,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這與他以前的工作經驗無關。《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該條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因此,企業沒有理由終止勞動合同
企業認為,雖然《勞動法》規定了勞動合同的法律約束力,但《勞動法》第18條也明確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以欺詐、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員工以往的工作經歷是企業招聘員工的參考條件。該企業之所以決定聘用王,是因為他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因此,勞動合同是以欺騙手段簽訂的。經調查,王在許多企業沒有擔任銷售主管的經驗,因此該企業決定終止該合同
[仲裁結果]
該合同無效
勞動仲裁委員會經審理認為,為了達到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王某隱瞞真實情況,虛構自己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工作經歷,騙取企業的信任,,導致企業在急需銷售主管時與他簽訂勞動合同。王的做法具有欺詐性,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工作秩序。因此,王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自簽訂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應為無效合同。Wang根據有關終止有效勞動的相關規定在提前通知期內支付替代工資和經濟補償的請求沒有依據,也不受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房子在拆遷范圍之內,不想搬遷可以嗎
2020-12-12安置房屋私下被售能否索要補償費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