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終止:
第一,債務已按照協議履行
第二,本合同終止
第三,債務相互抵銷
第四,債務人依法存放標的物
第六,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
合同債權債務混淆
合同關系或者債務關系的主體為相對人。當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時,不存在債權人和債務人,導致債權債務關系終止,稱為混淆。混淆是指債權人的權利和債務屬于同一人,沒有任何意思表示。因此,混淆是一個法律事件,也是消除債務的一個獨立原因。
合同法規定,債權和債務是混合的,可以是相同的法律關系(由同一合同產生的債權和債務的混合),也可以是兩個以上的法律關系,由(兩個以上的合同)引起的債權債務混亂。如果買賣合同中的出賣人在交付貨物后、買受人付款前吸收、合并買受人,買受人主體資格消失,則會產生混淆效應。若甲方欠乙方10萬元貨款,乙方應按合同約定為甲方制作桌椅,甲乙雙方合并為丙方,若丟失則取消甲乙雙方,廣義上產生混合效應,除合同法規定的債權債務混淆外,還包括所有權和其他物權屬于同一人,主債務和擔保債務屬于同一人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七條涉及抵押權與所有權的混淆:同一財產抵押給兩個以上債權人的,第一順序抵押權與財產所有權屬于一人的,財產所有人可以對后一順序抵押權行使抵押權債權債務的混淆源于債權債務的接受。軸承包括一般軸承和特殊軸承。泛化是造成混亂的主要原因。兩個企業法人合并的,債權債務因屬于同一企業而消滅。具體承諾是指債權人接受債務人的債務或者債務人接受債權人的債權。此時,債權債務也因混淆而消滅
混淆是事實,合同債務消滅的效果在沒有任何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發生
混淆是債務消滅的獨立原因。混亂導致合同權利和義務的終止以及合同債務的絕對消除。主債務和次級債務不再存在。《合同法》第106條規定:“如果債權和債務屬于同一人,合同項下的權利和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方利益的除外。”這項規定會使人們誤解第三方的利益是不會混淆的。事實上,當債權債務屬于同一人且涉及第三人利益時,應當保護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即不因混淆而影響第三人的債權和其他權利。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當事人不會因為混淆而喪失對第三方的債權等權利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合同是關于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如果雙方的債務因其他原因混合,則債務將被消除。債務混淆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約定或發生。如果您有更多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公司合同法律顧問一般工資多少
2021-01-09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