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債務遲延履行,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遲延履行包括遲延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和遲延收到(債權人遲延履行)。遲延支付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債務,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未能按時履行債務。遲延承諾是指債權人未及時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或者未為債務人的履行提供必要的配合。如果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根據是否需要催告債權人解除合同,因遲延履行導致的合同解除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因不正常行為遲延履行而解除合同,另一種是由于正常行為延遲履行而終止合同。如果一方延遲履行主債務,并且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或者如果一方延遲履行債務,導致未能按照合同規定實現合同目的,致使不能達到合同目的的,合同一方有權解除合同
根據合同法第153條的規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出賣人對標的物的質量作出說明的,交付的標的物應當符合約定的質量要求。四、其他違約行為,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義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導致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這是由于實際違約導致的合同終止。基于鼓勵交易的原則,《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無法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將出現重大困難時終止合同,但對終止進行了嚴格限制。根據這一規定,如果一方實際違約,只有當違約行為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時,另一方才能終止合同。合同法第94條規定,“在下列任何情況下,雙方均可終止合同:(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VI.由于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合同目的
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第153條,“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根據本解釋,當不可抗力發生時,雙方可終止合同。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法律規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其他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在特定的合同關系中,根據合同的性質和雙方權利義務的特點,通常有必要給予一方或雙方另一項終止合同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